谁解茶中味“无不是茶”有益人心才是茶

发布时间 : 2019-12-23
普洱茶解茶 黑茶中茶 黑茶解油腻

【www.cy316.com - 普洱茶解茶】

春上,我到长满茅草与马鞭草的山上植树,银锄落下,吃进黄土,往上一提,错综复杂的草根便翻了出来。小时候,我是小小的放牛郎,生来十分馋嘴,却无物供应,于是便趁放牛的闲散时光,手持一把盈盈一尺的小锄,专门挖它们吃。茅根生长于地下,从没有见过阳光,滚壮肥硕,雪白透亮,尤其是那黄鳝怀孕样子的茅草根,水汁充沛,一嚼下去,滋滋出水,清甜淳厚,比糖果还甜蜜。再见茅根,如见故乡物,便挖了一大把,有大姐见此相问,“你是拿回去煎茶喝吧?”这也可做茶喝吗?大姐说:“茅根当茶,特别清火,对牙龈炎有奇效。”天天生活在炎凉世界中,我经常是一肚子火的,于是把茅根带回去,用砂罐子煎茶,茶味不甜了,倒略略有点苦,吃那么三五次,牙龈炎果然好了。这茅根有中药味道。

我对茶的理解过去是过于狭隘了,以为要剃光头发才能是僧人,以为要端坐莲花打坐草蒲团才能是禅,以为从茶树上摘下的才能是茶,其实误矣。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已至矣;禅远乎哉?我欲禅,斯禅已至矣,仁无处不在,禅无处不在。与人吵架,把嘴巴闭上,转身走开,斯仁已至,斯禅已至,不一定非要上观音院。不茶之茶,我是经常喝的。三五七八岁吧,我跟伢子们妹子们过家家,从倒茶定亲到抬入洞房,虚拟了结婚的全套程序。其中倒茶定亲,我们用的是干红薯叶,其叶圆,与展开的茶叶几无二致,色泽亦无差,是那么一种茶褐色,用砂罐子泡,热气腾腾,奇苦,苦中有夹舌的涩味,我们大口喝,大口笑。干红薯叶是冒牌茶,而我的童年也近乎是冒牌的童年,童年是无忧而甜的,我的童年很苦,当然是冒牌,童年的味道是干红薯叶的味道,我的童年是一杯苦茶。

实际上是,我喝过的许多茶,都不是茶。老家在遥远的小山村,山上多树多叶多草多花,藤蔓茑萝,花草枝叶,皆可入茶。喝得最多的是绞股蓝,母亲常常一篮子一篮子地刈回来,晒干,包裹着,放在防潮防霉的谷箩里或米桶里,多余的送人,余下的煮茶。后来,我吃过专门茶厂出品的绞股蓝茶,说明书说得药用价值好得不得了。我看后十分开心,那样好的东西,我曾经像牛吃草一样,吃了那么多,实在也是难得的福分与福气。现在我老婆经常给我喝的是鱼腥草,这草药店有售,几块钱买得一大盆,春夏之交,菜市上也有卖,不过是青草,特别腥气,简直有点不可闻,没有喝习惯的人,无法入口。良药苦口,苦口者大多是一片婆心。鱼腥草清目润脾,其功用有如“灭火器”,心腹中的无名肝火旺熊,三五次当茶喝下去,火就剿灭了。生活是肝火的不灭活源,天天往人心里送火点火。血为什么是红的,我想是心火烧的吧,血火一色,给我们激情的同时,也给我们乱扑腾的情绪。老婆怕肝火伤人伤己,便热衷替我买茶,特别喜欢买鱼腥草煎茶,鱼腥草算不上好茶。好茶不好茶,能让人一身清泰一心清爽的便是好茶。

我曾经到过临朝鲜临俄罗斯的延边,东北的饮食与南方饮食迥然有异,我是一个南蛮子,嗜辣喜酸,无辣不成菜,无酸不下饭,那边的菜都是甜腻腻的,我无法下咽,几乎半个月没有吃过一餐饱饭。但延边的茶却爽口,它非叶子,非片片,是粒粒,茶汤淡紫带红,黄中见赤,喝下去,有炒熟的麦子滋味。我问老板娘,她说是麦芽茶,待麦子发芽,将其烘干,炒老,就是麦芽茶了。每次用餐,我几乎用之倒入饭中,咕哝咕哝连饭带水咽下。闻一多说:“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闻先生写的是诗,当不得真,而在我的人生旅程上,实实在在的,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茉莉花是茶,金银花是茶,玫瑰花是茶,是不是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植物以花的形式以叶的形式以草以根的形式与开水激荡,便都可称之为茶?而究竟,茶不会这么滥,罂粟花是茶么?毒树叶子也不能当茶。这情形是,无不是禅,去欲才是禅;无不是佛,怀仁才是佛;无不是茶,有益人心才是茶。

Cy316.com延伸阅读

喝茶,茶味才是关键


茶的味道要具体描述起来有点难,因为每个人的口味不同,一泡茶给不同的人喝会得到不同味道。再有,茶的味道与树龄,制作工艺,以及生长环境、甚至天气阴晴都有关。所以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讲一种茶的味道。

武夷红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全发酵的茶最大特点是醇,红茶的味道是甜的,所以评红茶,水是否是甜的,这很重要,红茶的甜还取决树龄,发酵程度,有的茶发酵不够好,会出现奇怪的杂味。然后是香气,红茶的香可分为蜜香,花香,桂圆香,松烟香。红茶比较温和,不似其他茶表现的那么强烈,需要说的是,红茶的汤色表现并不能说明茶的好差,金黄的汤色和浓红的汤色是因为工艺的不同。金黄汤色红茶比较鲜甜,汤色红的红茶比较醇甜。

铁观音

喝铁观音追求的是口感鲜爽、茶水清甜和观音韵。

正味铁观音:通俗来说是铁观音的原味,香气比较清雅,好的会有兰花香,正味的叶底黄绿。正味和消青工艺上差不多,时间上有点不一样。滋味都比较清。

拖酸铁观音:喝起来口感会有点“酸味”,有人会把酸味误解为就是观音韵,其实不是,这种酸味只是发酵时间延长才会有,拖酸铁观音的叶底墨绿。

炭焙铁观音:这种铁观音跟那些看去青绿的铁观音不一样。青绿的铁观音喝起来清香,炭焙的铁观音喝起来是炭香,炭焙铁观音的回甘跟青茶铁观音回甘也是有区别的,喉咙会有凉凉的感觉。

凤凰单枞

凤凰单枞是半发酵茶,香型也比较丰富,香气烈,回甘强。但与岩茶比起来,没有岩茶的厚重感。单枞也有它的韵,称为山韵。香气独特,它的茶香可大体分为蜜香和花香(比如兰花香,栀子花,水蜜桃香、杏仁等)。会出现这么多香型的原因除了品种及环境影响外,在晒青和发酵,烘焙过程对茶香也会多少有影响。

比如发酵的轻会形成花香,发酵的重会形成蜜香果香,单枞的滋味是清甜的,口感怎样取决于茶的品质,品质不行的单枞泡下去是第一次冲就水苦,水涩,再香都没用。

喝茶不能被香气所蒙蔽,有茶味才是关键。其实好茶很简单,干净没杂味、不苦不涩,你觉得喝着顺畅就是好茶。

学茶,谁才是你最好的老师?


理性,客观,深度。在这里,读懂中国茶。长按右侧二维码,与这个行业同频。

人类毕生都在学习,从牙牙学语到行将就木,我们学习者各种常识与知识,目的无非是想更好地活着。

我们活着的首要前提是要保证生存,我们会将我们所学到的一切东西作为谋生的技能。

比如学茶,以茶为谋生手段,我们就会去种茶,只有你的茶叶种的比别人好、比别人多才会收获更多,这样你就会去学什么品种、种在什么山地、施什么肥、什么时候修剪;

我们会去做茶,只有你的品质做得比别人好、比别人精才会收获更多,这样我们就会去学摊晾、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烘焙;

我们会去卖茶,只有你的价格卖的比别人高、市场比别人大才会收获更多,这样我们就会去学如何开店、如何推销、卖什么茶、卖给谁;

我们才会去做茶艺师,只有你的泡茶技艺比人家高出一筹才会收获更多,这样我们就会去学温杯投茶、高冲低洒、水温高低、出汤时间。

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自己能够更好的生存,为了生存的学习是被动的,当我们为了生存而进入某个领域时,我们必须要去熟知这个领域的一切,你懂得越多才会有可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所以,学茶(人生)第一位老师是生存,生存会逼你去学一切对你有利的东西。

当我们生存无忧时,我们就会去享受生活,我们就会去干我们喜欢的事,这就是爱好。

你不是茶农,却每年会去茶山走走住上几天,这叫所谓的茶旅;

你不是制茶师,你却时不时去采点茶叶亲手制作自己想要的茶,这叫所谓的茶DIY;

你不是茶商,却经常收一些好茶屯在家里,这叫所谓的茶收藏;

你不是茶艺师,却喜欢出没在各种茶会场合开心泡茶,这叫所谓的茶趣。

爱好是一种生存之上的生活,是从中能给自己带来享受的一种生活方式。

所以,学茶(人生)第二位老师是爱好,爱好会让你主动去学一切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茶农制茶可能不在乎茶好喝难喝,他们的目的是自己的茶能卖多少钱;

茶客品茶可能不在乎茶多贵多贱,他们的目的是自己的茶好不好喝。

前者为了生存,后者为了享受,但他们必须会在自己所处的位置付诸学习,制茶技艺高低、品鉴水准上下都体现他们对茶学习的深浅。

而当下的我们可能会处在“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当中的模糊境地,为了各自利益、各自喜好而学习的东西也良莠不齐,所以才有泛滥的“茶江湖”。

学茶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行合一”,生存和爱好都是你的“知”,“知”就是你的良知(本能)觉知(觉悟),也就是你想要做什么?你想要得到什么?你该怎么做?

有了“知”,你就要付出“行”,“行”就是你的实践、你的行动,不管是翻阅教科书、走访茶区、参加比赛、向茶人请教等等都是力求圆满你的“知”欲,从而通过“行”来达到你的目的。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而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宇宙之浩大,无人能知晓;茶学之浩瀚,无人能综述。

而现在的人们往往会以自己的那点“认知”来断定事物的好坏高低(茶的优劣贵贱)。这也就是王阳明自古以来只有一个,天下人不成器者十有八九的原因。

人分三六九等,茶别一四七级。有人生来王侯将相、腰缠万贯,但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打拼;有茶生来名声在外、不愁买卖,但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要靠我们去付出心血经营。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我们只有付出(做到知行合一)比常人多得多,才会收获比常人多得多,学茶如此,人生如此,万物亦如此。

谁才是天下第一茶


中国人植茶饮茶的历史非常久远,起源于文明蒙昧时期,所以,历史文献讲不清楚。

老百姓倒是简单,说是神农发现茶,可解百毒,于是世人就开始喝茶了。

对于这种传说的历史,最好不要去争辩,传说是,就是吧。

千万不要板起科学实证的脸孔,去问,有什么文献或考古的证据啊,神农到底是谁啊,是公元前哪一年生,哪一年死,籍贯何处啊,等等。

不过,我们也可以学学老百姓,使用差不多先生的话语,笼统地说,新石器时代末叶,农耕时期之初,神农传说出现的时候,中国人就开始喝茶了。

喝茶变成中国人普遍的日常习惯,通行大江南北,时间比较晚,要到唐朝中叶,全国统一,天下太平的时候。

人活得舒服了,不愁吃不愁穿,就开始讲究喝茶,而且还要喝好茶,喝高档茶,甚至要喝天下第一的好茶。

这种天下第一的好东西,一般总是要上贡给皇帝,因此,各地出产的名茶也就成了贡茶。

虽说各地贡茶都是上好的茶叶,一旦有了评比,就难免要排名,也就出现了所谓的“天下第一茶”。

中唐时期李肇《国史补》说:

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

所说的剑南蒙顶茶,就是出产在今天雅安地区蒙山顶上的上等茶。

杨华《膳夫经手录》也说,蒙顶茶天下第一,并讲到清明之前的蒙顶茶:束帛不能易一斤先春蒙顶。

就是说,十匹绢帛还买不到一斤。

价格之昂贵,除了皇室贵胄,大概也得金马玉堂、钟鸣鼎食之家才有资格品尝,还说:

今真蒙顶,有鹰嘴牙白茶,供堂亦未尝得其上者,其难得也如此。

蒙顶茶之外,杨华对湖州的顾渚茶,也有好评:

湖(指太湖)南紫笋茶,自蒙顶之外,无出其右者。

这些唐代品茶排名的共识,也就形成了唐代的俗谚:“蒙顶第一,顾渚第二”,以及“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

蒙顶茶顶着天下第一的头衔,在唐代荣耀无比,宋代以后逐渐没落,不再听到赞誉之声,到了明代之后,已经默默无闻,连许多爱茶的雅士都弄不清楚,甚至以为是山东所产。

晚明杭州最著名的茶人许次纾在《茶疏》中就说到,经过了七八百年的历史变迁,蒙顶茶早已不为世人所知:

古人论茶,必首蒙顶。蒙顶山,蜀雅州山也,往常产,今不复有,即有之,彼中夷人专之,不复出山。

蜀中尚不得,何能至中原、江南也?今人囊盛如石耳,来自山东者,乃蒙阴山石苔,全无茶气,但微甜耳,妄谓蒙山茶。茶必木生,石衣得为茶乎?

可见,到了明代中期之后,讲究喝茶的人已经不知道什么是蒙顶茶,居然以为山东蒙阴山所产的石苔是蒙顶茶,引发许次纾的讪笑。

不过,这也显示,唐代蒙顶茶天下第一的赫赫名声,经过七八百年,虽然不见踪影,却还在人们的记忆中萦绕不去。

到了宋朝,饮茶的风尚有所改变,“蒙顶第一,顾渚第二”的辉煌已过,代之而起的,是福建北苑茶,这是皇室御茶园出产的最上等贡茶。

上贡的建茶也分等类品级,最初是大饼的龙凤团茶,后来还有蔡襄(1012—1067)特别制作的小龙团。

宋徽宗时期,因为皇帝追求佚乐的兴趣,出现了变换着花样制作的各种龙团茶。

如《宣和北苑贡茶录》所列的,有龙团胜雪、御苑玉芽、万寿龙芽、上林第一、乙夜清供、承平雅玩、龙凤英华、无疆寿龙、瑞云翔龙、长寿玉圭,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虽说宋徽宗这个大玩家难辞其咎,把北苑贡茶玩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审美品位的境界之高,劳民伤财的折腾之巨,真是“人间能得几回闻”。

但是,建茶作为宋代皇家贡茶,制成龙团上贡,是从北宋初期就已经开始的。

始作俑者还得算到宋初丁谓(966—1037)的头上,蔡襄追随其后,精益求精,遂成为一代风尚。

比丁谓稍晚的范仲淹(989—1052)写过一首《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开头就说: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可见,宋初底定天下之后,上层精英已经把建州斗茶(最好的就是北苑上贡的龙茶)誉为天下第一了。

福建上贡的龙团茶虽然备受追捧,却也因为采摘及制作的穷极奢华,招来一些物议。

苏轼有一首《荔枝叹》,就假借批评杨贵妃爱吃荔枝,设置千里快马驿传,导致天怒人怨,借古讽今,指出上贡福建龙团茶的祸害,为了满足朝廷尝新的嗜欲,不惜劳民伤财: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这里说的“前丁后蔡”,就是先后在福建监制龙凤团茶上贡的丁谓与蔡襄。

苏轼写诗讽咏之不足,还怕人不知道他讽喻的旨趣,干脆为这首诗自己加了注:“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

梅尧臣(1002-1060)曾经写过一首诗,叙述唐宋期间天下名茶的变化,说道:

陆羽旧茶经,一意重蒙顶。

比来唯建溪,团片敌汤饼。

顾渚及阳羡,又复下越茗。

近来江国人,鹰爪夸双井。

说的是唐代蒙顶茶天下第一,到了宋朝今日,就是建州茶的天下了。

江南一带的顾渚、阳羡、浙江茗茶,都要甘拜下风。有江西人夸称江西的双井鹰爪茶好,那倒是近来才出现的新鲜事。

梅尧臣笔下的江西人,大概指的是他的好友欧阳修(1007-1072)。欧阳修是江西庐陵(今天的吉安)人,曾写过《双井茶》一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月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欧阳修在此指出,江西双井茶是新近流行的名茶,状如凤爪,非常昂贵,是当时上层社会的新宠。

但是,跟上贡给皇帝的建州龙凤团茶相比,恐怕还要略逊一筹。

欧阳修的诗句暗含对双井鹰爪茶的批评,但是说得很委婉,先感叹世人喜新厌旧,再说建州龙凤团茶是“至宝”,不会随着流行风气改变其至尊地位。

那么是什么人推动新潮流,鼓吹江西的双井茶呢?这就要说到黄庶(1019—1058)和黄庭坚(1045—1105)父子了,因为他们是江西分宁(今天的修水)人,双井鹰爪茶就是他们家乡所产,便一味吹捧家乡风味。

黄庶曾经写过《家僮来持双井芽,数数饮之,辄成诗,以示同舍》,其中有一句:

双井名入天下耳,建溪春色无光辉。

吾乡茶友若敌国,粪土尺璧珍刀圭。

黄庭坚也写过《答黄冕仲索煎双井并简扬休》,其中说:

家山鹰爪是小草,敢与好赐云龙同。

父子两人把家乡特产鹰爪草茶,推崇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夸称可以媲美甚至压倒北苑上贡的云龙茶。

黄庭坚在元祐二年(1087)写过《双井茶送子瞻》,矜夸双井茶美妙无比,专门呈献给当时任翰林学士的苏东坡,说: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苏东坡也很客气,和了一首诗,步其原韵,感谢黄庭坚致送的双井茶,《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

江夏无双种奇茗,汝阴六一夸新书。

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汤雪生玑珠。

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

明年我欲东南去,画舫何妨宿太湖。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讲到建州龙团茶与双井茶,其实有很大的分别,前者是腊茶,后者是草茶:

腊茶出于剑、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为第一。自景祐以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十数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

双井茶是新鲜事物,可算草茶第一,但是天下第一的称号,还是得归建州北苑的龙团茶。

这个看法,大概是宋代的共识,因为北宋末年的刘著写了一首《伯坚惠新茶》: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

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说双井茶与建州龙团相比,只堪为奴,贬抑其品位,不遗余力,好在这时黄庭坚已经过世,否则也得气得不行。

乌龙茶与红茶,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乌龙茶与红茶都发源自武夷山,这点在业界已达成普遍共识,至于乌龙茶与红茶究竟是哪个更早发明的呢?却几十年争论不休。仔细翻阅相关文献,关于乌龙茶与红茶何时诞生的这个问题,虽有记载,但大多语焉不详,没有个确切的时间,茶界大佬们也只能根据各类文献著作的时间线去串联推测。

今天,十三夷也想就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与大家聊一聊乌龙茶与红茶,谁才是真正的“大哥”?

红茶在先说

专家观点:

陈椽认为:“由绿茶发展到红茶的可能性较大些”,陈椽在其著作《茶叶通史》中有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大概就是说,在武夷山是由绿茶发展到红茶的,红茶里面“首先发明的是小种红茶,日晒代替杀青,是杀青的简化,工夫红茶是以后制法的成果。”先有小种红茶,后有工夫红茶,这点是可以确定的,但是红茶是何时发明出来的,这点并没有确切的记载,无从肯定。

陈椽只是从制茶工艺的演变去推测,红茶是由绿茶发展而来,而绿茶是我国最先发明的制法,按照陈椽的推测,红茶应该是先于乌龙茶的。

外国友人辅证:

江湖上流传的一个说法是红茶诞生于明代,十三夷在这里突然想到武夷山某著名茶企slogan:从红茶诞生到金骏眉创始,传承红茶400年……

外国友人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提及,某葡萄牙传教士于公元1556年到达中国,四年后回国写了一本茶叶书籍,其中有一段话耐人寻味:“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药草煎成的液汁。”很多人根据这段记述,推测红茶诞生于明代(1556年左右)。

乌龙在先说

专家观点1:

吴觉农认为:“产制了武夷岩茶的福建崇安,又产制出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从这段叙述可以推断出,在吴觉农看来,是先有乌龙茶(武夷岩茶),再有红茶的。

专家观点2:

庄晓芳则直接抛出一个观点,表示人们对葡萄牙传教士写的这段话有了曲解,“凡上等人家皆以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为一种药草煎成的液汁。”人们看到“呈红色”三个字,便认为这段话描述的是红茶,由此推断红茶诞生于1556年左右,庄认为这种推测很不严谨,且根据不足。汤色红艳确实是红茶的标志,但并不是只有红茶的茶汤才会呈现红色,像陈年的武夷岩茶,磨碎的砖茶等,都有可能形成红色茶汤。

专家观点3:

茶界泰斗张天福也就这个问题表达过自己的态度,他认为:“红茶是继乌龙茶之后,为全发酵茶,约始于十八世纪。”“小种、工夫红茶的名称是

茶饮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你知道茶饮为何对健康有益吗?因为它蕴藏了这些营养宝藏喔!

《本草纲目》记载茶“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祛痰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而《神农本草经》也记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睡、轻身、明目”。因此喝茶的功效为:消胀气、助消化、消除疲劳、增强耐力、祛痰治痢、益思少睡、清热降火、利尿明目、解毒止渴等。而根据现代科学分析,更发现茶叶中的化学成分有300多种;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茶中含有哪些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并有哪些保健功效吧!

●儿茶素

是目前被确认为活性最强的天然抗氧化剂,且能去除有害自由基、可以抵抗老化的来临;科学也证实,儿茶素可用于抗菌,对肉毒杆菌、肠炎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导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等,都有很好的抑菌或杀菌效果;另外对滤过性病毒也有良好的抗病毒作用。此外,更可降低胆固醇的吸收,达到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降血脂的作用。通过儿茶素也可有效抑制体脂肪之聚集,达到防止肥胖的效果;并对抑制细胞突变及防癌有莫大的功效。(

●单宁酸

为茶汤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抗食物过敏、抗氧化、抗肿瘤(抗癌)、抗菌、降低胆固醇,及抑制血压上升、抗血小板凝集等功效。此外,单宁酸还可以吸收人体内的黑色素并加以排出,因此多喝茶,可以使肌肤变得白皙。

●叶绿素

其主要的成分为铁、胡萝h素、叶红素,对于抗老化、杀菌、消炎、皮肤创伤、火伤,与促进组织、血液再生功能有益,并可以治疗慢性骨髓炎与慢性溃疡。

●咖啡因

是构成茶汤滋味的主要成分,无论是玛黛茶或花草茶、中国茶等,都含有该种成分;但中国茶中所含的咖啡因不同于咖啡,因为中国茶中特有的茶单宁及其氧化缩合物成分,可使茶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并让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等咖啡因的特点,持续较长的时间。

●多酚类化合物

又称黄酮类,由40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具有抗氧化、强化血管壁、促进肠胃消化、降低血脂肪、与增加身体抵抗力,并防止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作用,还能利尿、降血压、抑制细菌与癌细胞生长,及帮助消化。

●有机酸

包含草酸、蛋白质的氨基酸、维生素类的抗坏血酸等。目前绿茶已发现有16~24种氨基酸,如丝氨酸、谷氨酸、茶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这些有机酸,可预防与减缓狭心症与心脏性水肿的发生,并能提振精神;且可使香烟中的尼古丁成分中和成盐类,使之溶于水、排出体外,所以吸烟者可多喝茶。

●糖类

具有利尿、消除便秘、增加体温、增强免疫力、抵抗辐射能等作用。

●生物碱

包含茶碱、可可碱、咖啡碱。可消除睡意与肌肉疲劳的情形,并能治疗头痛、感冒、心

绞痛等症,还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利尿。而茶碱更有增强女性荷尔蒙的功效。

●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十多种维生素,其中A、D、E、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故难由喝茶中摄取,但可以从茶叶制成的糕点中获得。以下就可借由饮茶过程中摄取的水溶性维生素作介绍:

1.维生索B1:又称硫氨素,可预防脚气病、神经炎、水肿等症,能促进肠胃蠕动、增强体力,缺乏时会产生食欲不振、便秘、与精神懒散、脚气病、神经炎等症状。

2.维生素B2:又称核黄酸,可维持视网膜正常机能运作,预防眼血管充血、口角炎、舌炎,并帮助氧化细脆还原。缺乏时会发生口角炎、霹膜炎与皮肤粗糙等现象。

3.维生素B3:又称为泛酸,可剀预防及治疗皮肤炎,加强肝脏矽能、预防动脉硬化。

4.维生素B6:又称叶酸,主要司预防贫血,若茶叶冲泡后加盖炬约20分钟,可使茶叶中的叶酸含量达到最高点。

5.维生素B12:又称氰钴素,可以治疗恶性贫血。

6.维生素C:可帮助伤口愈合,提高肌肉弹性,抑制黑色素形成、让肌肤白皙;还可预防感冒、牙龈出血,并达到抗坏血病、抗氧化、防癌、帮助钙和铁吸收、恢复体力的功效。而与维生素P混合可对抗传染病,另外还对消除口臭有益。缺乏时,会有牙齿容易脱落、关节肿痛、骨骼发育不全、坏血病等不适病症产生。

7.维生素P:对于保持细胞和维持毛细血管壁正常渗透性有益。

矿物质

茶中含有丰富的钠、镁、钾、钙、磷、铁、锌,与锰、铝、氟、碘、铜、钴、钡、锶等微量元素;由于阳离子较丰富,因此属碱性食品,对维持体质微碱性、保持健康有助益。以下针对较常见的矿物质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介绍:

1.钠:可以维持体内血液、体液之酸碱恒定,并帮助肌肉收缩、加强神经作用、促进糖类吸收。缺乏时会产生下痢、头痛、肌肉痉挛、体重减轻、生长迟缓的现象。

2.镁:可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活化体内多种的酵素系统,并松弛神经;此外,镁也是组成骨骼的成分之一。缺乏时会发生呕吐、肌肉痉挛、心跳加快、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现象。

3.磷:可以促进糖类、脂类、蛋白质的新陈代谢,维持体内血液、体液酸碱平衡。也是构成牙齿、骨骼的重要成分。缺乏时会产生虚弱、全身疲劳、肌肉疼痛与食欲不振的症状。

4.锌:是组成胰岛素的成分之一,可帮助伤口复原,提升生殖系统能力与增强免疫力,并可帮助胎儿正常生长,防止味觉异常、皮肤炎。缺乏时,会有伤口复原缓慢、食欲低落、发育迟缓等情形产生。

5.铁:是红血球的构成元素,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提升身体免疫力;缺乏时会有指甲凹陷、贫血、皮肤发痒、伤口复原缓慢、免疫力降低的现象。

6.钾:对平衡体内水分、酸碱值,与帮助肌肉收缩有明显作用。缺乏时容易有肌肉无力、神智不清、心脏跳动不规律的现象产生。

7.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镇定神经、帮助牙齿和骨骼发育。缺乏钙时,会产生孩童发育迟缓、牙齿容易脱落与易怒等现象。

脂肪

茶中含有糖脂、磷脂、三酸甘油脂及亚油酸、亚麻酸等,可以提供人体热能、调节免疫系统,并滋润皮肤等;缺少时会产生疲倦、水肿、衰老现象。

芳香化合物

中国茶的茶叶中,多含有茉莉花素或紫罗兰酮等芳香物质,对于去油腻、防止口臭、使心情愉悦皆有良好作用。

其他

茶叶中还含有杂链多糖类,可以抑制血糖上升,皂素则可防癌、抗炎症, -胡萝卜素则有抗氧化、防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享受茶饮之前,一定要知道

茶味中的神秘是什么?


我们所喝到的每一杯茶汤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滋味,到底品饮入身的是什么?

味,主要是甜、咸、酸、苦、鲜。

除了咸味并不是茶该表现的味觉外,苦、甜、酸,都是茶叶味觉的特性。茶友间所谓的“不苦不涩不是茶”中的“苦”,指的是茶叶中含有多种苦味成份导致的苦。然面带苦的茶如果能有“苦尽甘来”的效果,苦而能化进而转甘,则是一款极佳的茶。

另外,部分茶友喜欢苦味,认为苦味是茶基本的味道。同时认为人生如茶,有一点坎坷苦味,并非不好,是一段能够磨练意志的经历过程,总有一种美好的期许,苦尽甘来。否则,一路顺遂,没有苦底相伴,茶的香、人生的况味,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似乎人生中又总缺少太多回味。

酸,在红茶中属于普遍的味道。因为发酵本身就会有一种转酸的可能,红茶是全发酵,尤其是高温冲泡时,红茶有的酸会表现明显。而乌龙茶中,发酵度高的茶中,也会符合这点特征,比如武夷岩茶,茶友间常言的“武夷酸”,只是这种酸韵不好把握而已。

甜,是许多茶人追求的,因为甜总能带给人心情愉悦,那种甘甜而不腻的滋味,令人心旷神怡。相当比例的纯野生茶,会有一种更加自然的甜味,入口即化,不张扬且舒心。同时,大树茶、高山茶、古树茶、老丛茶、老茶,多会带出来甜的感觉,特别是越泡到最后越甜的感觉。

涩味,如同辣味一般,并不属于传统味觉的一部分。辣,是因为刺激到味觉接收器所相连的神经纤维,使神经因为受到刺激,产生类似痛的感觉。涩味也如此,产生了类似痛的感觉,虽然程度和状况与辣不同。涩味会在口腔黏膜,可能是在舌头中间、两侧,或是到上颚或喉咙而引起一种微苦或粗糙的感觉。

鲜味,取决于氨基酸的多少,是抑制苦涩最有效的因子。味精呈鲜是氨基酸的功用,茶也一样。茶叶中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中以茶氨酸为主。所谓高山云雾出好茶,多是因为高山易于合成茶氨酸并且丰富,鲜爽度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