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茶业继承创新续辉煌历史

发布时间 : 2022-03-08
普洱茶续 普洱茶创新 茶业提神成份

普洱茶续。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绍兴茶业继承创新续辉煌历史”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绍兴茶业继承创新续辉煌历史”相关知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绍兴茶业自此结束了衰败倒退的局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康壮大道。各地政府设立了茶叶指导机构,普及茶树栽培技术,研制、推广茶叶加工机械;发放茶叶专项贷款,垦复荒芜茶园,兴办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国营的、集体的专业茶场纷纷建立,数量达一二百家之多;在短短的三十年时间里,大宗茶制作完成了由手工作业时代向机械化作业时代的过渡,国营精制茶厂、乡村初制茶厂遍布全市茶区;茶叶行业在继承中有提高,在继承中有创新,绍兴茶业又呈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兴盛景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国家对发展茶业实行扶持奖励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我市农村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全市茶叶产区得以迅速恢复与扩展,茶叶产量连年跃升;1953年,全市产茶突破5000吨;并分别于1975年、1980年相继跃上1万吨、2万吨二个台阶;1955年,茶园面积扩大至10万亩以上,1970年增长到20多万亩,1982年又超过50万亩,全市当时的325个乡镇中,有252个乡镇主产茶叶。随着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市茶叶产业为国家出口创汇提供了大量的茶叶产品,有力地支援了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时,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茶叶产品长期短缺的状况逐年改善,到八十年代中期,茶叶供货不足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五十年代后期,绍兴县上旺大队在王金友的带领下,"八把锄头"起家,艰苦创业,把全村的荒山丘陵开发改造成"层层梯茶绕山转"的优质高产茶园,其典型事迹闻名全国。六十年代末期,嵊州市茶机工作者与浙江农业大学教师合作,研制成功珠茶炒干机,后获国家发明四等奖,这一成果是迄今为止我国茶机行业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从此,珠茶行业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炒干机的应用,使广大制茶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制茶工效,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除主要生产珠茶外,我市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还生产红茶与茉莉花茶。生产的红茶有工夫红茶与红碎茶二种,但以工夫红茶为主,1955年,我市生产的工夫红茶被定名为越红工夫茶;八十年代后期,全市年产量曾达9000多吨,为年茶叶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产品内销东北三省、内蒙古、广东、广西、湖南等省与自治区;外销苏联与东欧国家。茉莉花茶主要由烘青茶坯与茉莉花共同窨制而成,1979年诸暨市全面转产茉莉花茶,八十年代后期,全市烘青茶坯年产量达7600多吨。茉莉花茶主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我市茶叶品质优异,特级珠茶二获国际金奖,红茶与茉莉花茶亦广受好评。

1975年,嵊州市恢复生产名茶前冈辉白,八十年代初期起,全市茶区开发名茶的意识不断增强,一些具有深厚文化基础的历史名茶逐步得以恢复,同时又创制、开发了一批新名茶;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名茶热”逐年升温,产生了一批名茶专业生产基地与专业村,形成了连续十余年大发展的局面;推动了茶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市场供应。

建国以来绍兴茶叶产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茶业技术不断进步的历史。五十年代初以来,茶区引进良种,改进种植方式,推广修剪、施肥、植保、采摘等各项栽培技术与多种作业机械,普及机械制茶,应用科学的加工工艺;使全市茶业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质的飞跃,续写了绍兴茶业的辉煌历史。

目前,绍兴市茶业的发展水平领先于全国,茶业经济的主要指标保持我国地市级前列,是全国茶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又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珠茶加工、集散中心与全国重要的名优绿茶、蒸青茶产销基地;在世界绿茶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作为绍兴市的一张"名片",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绍兴市茶业体系齐全,特色显著,产业基础较为雄厚。已形成从生产、加工、贸易、科研、综合利用、茶机制造到茶文化建设、社会化服务等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

全市现有茶农24.5万户,茶园总面积51.63万亩,大部分茶区列为省特色优势产区,已建成国家级茶树良种场1个,无性系良种覆盖率达3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茶园栽培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拥有各类剪、采机械1400台;市农科院成立了茶叶研究所;全市茶叶加工企业素质不断优化。有初制茶厂2165家,年产茶叶4万多吨,总产值12亿元。名优茶机制工作已较普及;绍兴市现有精制茶厂198家,主要加工外销珠茶与蒸青茶,浙江华发茶厂、绍兴县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是全国茶叶加工行业中的佼佼者。绍兴市茶叶的商品率稳定在90%以上,全市年精制珠茶10万吨,占全国外销珠茶的90%左右。产品主销非洲、亚洲、欧美等几十多个国家与地区。蒸青茶全部销往日本,最高年出口量达3000吨。名优绿茶有扁形、针形、圆形共三类几十个品种,满足了国内不同地域、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主销上海、江苏、杭州、山东、北京等省、市。大佛龙井、绿剑茶双双荣获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全市建成了40多个县域中心市场与乡镇产地市场;浙东名茶市场年交易量达4000多吨,交易额4.2亿多元,在全国众多的名茶专业市场中名列前茅。

绍兴市绿色茶业起步顺利,进展较快,产业升级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初步建立了绿色茶业的产业体系。自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各地茶区建成了一批有机茶、绿色茶叶生产基地,新建、改造成功了一批有机茶与无公害茶叶加工厂,一批茶叶产品被认定为有机茶与绿色茶叶产品,外销到日本、欧盟等市场准入条件高的国家与地区的无公害茶叶产品已达到一定规模。全市五县(市)一区都已有企业获得了有机茶认证,企业总数已达30多家,颁证面积20000余亩。全市大力推广无公害茶生产技术。一批名茶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绿色农产品,一批企业的生产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

绍兴市茶业经济运行不断向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为适应当前茶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好一家一户或一个企业单独经营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力量薄弱、功能不全、生产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的困难与问题;全市产区积极创新经营机制,发展产业化经营。茶区根据当地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建立了52个茶叶生产者协会与经济合作社,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各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与有利于发展产业,拓展市场的要求,对茶业资源与产业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了品牌+企业+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既适合我市茶业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通过生产资源与加工、销售等各种要素的有机整合,实现了生产资源优势向茶业经济优势的转变。全市茶叶行业通过贯彻国家、省有关部门制订的特产系列标准与管理制度,以及制订本地的茶业系列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我市茶叶生产领域的管理工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正在逐步向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迈进。

全市茶叶产业正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方向发展。行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品牌建设水平日益提高,品牌建设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在茶叶品牌建设中,我市按照茶叶产业的实际状况,统筹兼顾,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三个结合:即举办、参加大型活动和经常性的品牌广告相结合;形象宣传和基础建设相结合;生产基地建设和营销网络建设相结合。全市茶叶品牌已取得初步成效,有的品牌在上海、山东、北京等地市场已有较高的知名度。浙江华发茶厂的皇帝牌、嵊州市越乡茶业有限公司的越乡牌、诸暨绿剑茶业有限公司的绿剑牌绍兴县会稽龙井茶业合作社的会稽牌等6个茶叶品牌被评为浙江省名牌。浙江三界茶厂的三界商标、绍兴县舜江茶业有限公司的许行山商标、新昌县名茶协会的大佛商标等8个商标被省有关部门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绍兴市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大力发展古越特色与现代风貌相结合的当代茶文化,使茶文化与建立新型的居民休闲方式结合起来;目前,全市已开办各种茶馆数百家,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品饮茶茗作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方式已越来越多的被城镇居民所接受,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日益增强。

cy316.com编辑推荐

茶叶之路的辉煌历史


中国与中亚及周边7国达成协议,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建设一条造价为192亿美元、足以与历史上丝绸之路相媲美的现代贸易通道。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同意在该地区投资建造公路和铁路,建设工作将于明年开始,预计2018年结束。据悉,亚欧间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而目前通过中亚运输的贸易额不足1\%,而在200多年前,这里曾是亚欧贸易的通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通往北欧的茶叶贸易就是通过这条线路运输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人们又习惯地将这条道路称为茶叶之路。所以,今天重建中欧之间的贸易通道对于当年的茶叶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两条最负盛名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汉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生命的脐带,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文明连成一体,是东西方古文明交汇的血脉。茶叶之路,全长约5000余公里,南起福建、浙江、两湖诸省,北至俄及北欧各国,长达数千公里,时间长达200年。

据悉,在当年的万里茶路上,经营茶叶的并非生产、加工茶叶的福建人,而是山西商帮。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乔家大院》,人们往往以为茶叶贩运中最为著名的是乔氏家族,而事实上当年最为显赫的并非乔家,而是山西晋中市榆次区的常氏家族。明弘治年间,由山西太谷惠安迁到榆次的常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以财取天下之雄才大略、敢为天下先之豪迈气概,万里驰骋,坚韧不拨,开创了中俄茶叶贸易的漫漫长路。

常氏家族制茶于武夷山,将武夷山茶区采购的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水运到茶叶港汉口,再经汉水运至襄樊和河南唐河、杜旗。上岸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长治、太原、大同、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再改用驼队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原沙漠,最后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俄商将茶叶再贩运至伊尔库次克、乌拉尔、秋明,直至遥远的彼得堡和莫斯科。恰克图是中俄茶叶贸易的桥头堡。由于当年沙俄政府积极从事对华贸易,使沙俄政府和茶商获利丰厚。所以有一种说法,一个恰克图抵得上三个省。

据史料记载,17世纪俄输入的茶叶很少,后期才有少量茶叶出售。1792年第二次《恰克图条约》签定后,茶叶贸易开始繁荣,18世纪末,茶占中俄贸易总值的30\%,1810年,砖茶、白毫茶共输入24570担。经营茶叶的商人全部是晋商,最为兴盛的时候曾达100余家。而常氏一门,从常万达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子孙相承,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朝,沿袭150多年,尤其到了晚清,在恰克图数十个较大的商号中,常氏一门竟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因为常氏在对俄贸易中极具远见和谋略,又极为注重信义,很快就得到俄商及俄国政府的重视,不久便将生意做到恰克图以北的俄国境内,在俄国境内的莫斯科、多木斯克、耶尔古特斯克、赤塔等地区乃至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有了他们的茶庄分号。在晋商的茶叶生意过程中,绵延数千里的茶叶运输,陆地、水路、山路还有劫匪,他们不畏艰险、吃苦耐劳,为茶叶走向北欧各国打开了通道,在中国茶叶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重走了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并深入研究了这段历史,还出版了著名的《茶叶之路》一书。他还希望能将中国历史上这条重要的万里茶路通过电视纪录片展示给世人,但由于经费问题一直被搁浅。今年是中俄文化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他家乡的安徽茶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掀起了喝中国茶的热潮,这些都将促进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研究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对于宣传中国茶叶、促进中国与北欧各国的茶叶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传承与创新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意义深远

对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海峡两岸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张家坤认为意义深远。他告诉记者,茶叶的发现、使用、加工最早都是在中国。最初,茶叶是用来吃的,用盐蘸着吃,所以有“吃茶”一说。随着茶叶被晒干并保存起来,后来就有了发酵技术,这一技术的逐步发展,使得茶叶加工技术越来越深奥,如今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特别是福建乌龙茶,它的发酵技术是所有茶叶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目录中就有茶叶加工技术,而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安溪铁观音制作技术早已列入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

张家坤称,过去只是单纯地“吃茶”,但后来人们发现茶有药用功效,日本甚至将茶称之为“万寿之药”,药性的发掘让茶的功用得到拓展。而随着文人、僧侣、商人等各界人士的介入,茶叶如今不光是生活品了,也不光是药品了,而是一种文化品。以前说“喝茶”或“吃茶”,而现在更多称为“品茶”,茶文化得到进一步升华,它其实承载着多种文化的内涵。

中国茶文化从春秋时期薪火相传至今,张家坤认为,茶叶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甚至还能影响、改变一个国家的传统。“众所周知,英国讲究‘绅士风度’。而所谓的‘绅士风度’就是由喝红茶培养起来的。英国BBC电视台曾作过一次调查,让民众在包括‘英女王’、‘大笨钟’在列的20多种选项中,挑选最能代表英国文化的事物,结果‘红茶’以高票当选。在英国人的心目中,他们国家的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而其实,英国红茶最初的来源就是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这都是有史可查的。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包括茶文化,散发我们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人理解并爱上中国文化,这是值得骄傲的事。”

张家坤称,有外国学者将中国茶叶称为“中国人继四大发明之后,对世界的第五大贡献”,这脱离不开我们对茶叶传统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在茶叶加工技术方面、茶业发展方面,目前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要从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型升级,中国茶企就必须在资源创新、产品创新、流通创新、服务创新等多层面上多下功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产一方的茶叶,像中国这么多的茶叶品种,这么深的茶文化研究,今后对人类生活能产生的积极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譬如,在对抗现代的一些‘富贵病’,在降血脂、降胆固醇等方面,我认为茶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最佳的饮料。对于我们的茶叶生产者、加工者以及茶业参与者来说,现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如何使我们创新的步子能赶上茶业发展的步伐,值得大家深思,也激励我们共同去努力。”

他还表示:“来到五店市我备感亲切,这里保留的古厝是我在小时候就见到过的,这种回忆难以磨灭。古厝也是文化的载体,保护这些古厝同样也是在传承闽南的传统文化,能激发闽南人对故土的认同感,对后代影响深远。”

历史上辉煌的茶叶之路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日前,中国与中亚及周边7国达成协议,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建设一条造价为192亿美元、足以与历史上“丝绸之路”相媲美的现代贸易通道。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同意在该地区投资建造公路和铁路,建设工作将于明年开始,预计2018年结束。据悉,亚欧间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而目前通过中亚运输的贸易额不足1%,而在200多年前,这里曾是亚欧贸易的通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通往北欧的茶叶贸易就是通过这条线路运输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人们又习惯地将这条道路称为茶叶之路。所以,今天重建中欧之间的贸易通道对于当年的茶叶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两条最负盛名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汉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生命的脐带,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文明连成一体,是东西方古文明交汇的血脉。茶叶之路,全长约5000余公里,南起福建、浙江、两湖诸省,北至俄及北欧各国,长达数千公里,时间长达200年。

据悉,在当年的万里茶路上,经营茶叶的并非生产、加工茶叶的福建人,而是山西商帮。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乔家大院》,人们往往以为茶叶贩运中最为著名的是乔氏家族,而事实上当年最为显赫的并非乔家,而是山西晋中市榆次区的常氏家族。明弘治年间,由山西太谷惠安迁到榆次的常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以财取天下之雄才大略、敢为天下先之豪迈气概,万里驰骋,坚韧不拨,开创了中俄茶叶贸易的漫漫长路。

常氏家族制茶于武夷山,将武夷山茶区采购的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水运到“茶叶港”汉口,再经汉水运至襄樊和河南唐河、杜旗。上岸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长治、太原、大同、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再改用驼队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原沙漠,最后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俄商将茶叶再贩运至伊尔库次克、乌拉尔、秋明,直至遥远的彼得堡和莫斯科。恰克图是中俄茶叶贸易的桥头堡。由于当年沙俄政府积极从事对华贸易,使沙俄政府和茶商获利丰厚。所以有一种说法,“一个恰克图抵得上三个省”。

据史料记载,17世纪俄输入的茶叶很少,后期才有少量茶叶出售。1792年第二次《恰克图条约》签定后,茶叶贸易开始繁荣,18世纪末,茶占中俄贸易总值的30%,1810年,砖茶、白毫茶共输入24570担。经营茶叶的商人全部是晋商,最为兴盛的时候曾达100余家。而常氏一门,从常万达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子孙相承,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朝,沿袭150多年,尤其到了晚清,在恰克图数十个较大的商号中,常氏一门竟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因为常氏在对俄贸易中极具远见和谋略,又极为注重信义,很快就得到俄商及俄国政府的重视,不久便将生意做到恰克图以北的俄国境内,在俄国境内的莫斯科、多木斯克、耶尔古特斯克、赤塔等地区乃至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有了他们的茶庄分号。在晋商的茶叶生意过程中,绵延数千里的茶叶运输,陆地、水路、山路还有劫匪,他们不畏艰险、吃苦耐劳,为茶叶走向北欧各国打开了通道,在中国茶叶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重走了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并深入研究了这段历史,还出版了著名的《茶叶之路》一书。他还希望能将中国历史上这条重要的万里茶路通过电视纪录片展示给世人,但由于经费问题一直被搁浅。今年是中俄文化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他家乡的安徽茶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掀起了喝中国茶的热潮,这些都将促进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研究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对于宣传中国茶叶、促进中国与北欧各国的茶叶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普洱茶历史之普洱贡茶的辉煌


明太祖朱元璋历行茶马政策,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下诏废团茶,兴叶茶,促进了炒青绿茶的发展。但云南地处边垂,未经中原统治,并未受其影响。

至明末清初,西南各省屡遭兵燹战乱,清人挥兵南下平定三藩之乱后,重建统治秩序,恢复和发展原有的农业生产,又一次带来中原先进的制(炒)茶技术。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后,云南各地先后收归清政府统治,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政府指派的云南总督鄂尔泰在云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设置普洱府治于宁洱,列普洱茶为贡茶,献于皇室,使普洱茶进入了一个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清人倪蜕于《滇云历年志》(卷二)(公元1737年)记载:雍正七年己酉,总督鄂尔泰奏设总茶店于思茅,以通判司其事。六大山产茶,向系商民在彼地坐放收发,各贩於普洱,上纳税课转行,由来久矣。至是以商民盘剥生事,议设总茶店,以笼其利权。于是通判朱绣上议,将新旧商民悉行驱逐,逗遛复入者俱枷责押回。其茶令茶户尽数运至总店,领给价值,私相买卖者罪之。稽查严密,民甚难堪。又商贩先价后茶,通融得济,官民交易,缓急不通。且茶山之于思茅,自数十里至千余里不止,近者且有交收守候之苦,人役使费繁多,轻戥重秤,又所难免,然则百斤之价,得半而止矣。若夫远户,经月往来,小货零星无几,加以如前弊孔,能不空手而归?小民生生之计,只有此茶,不以为资,又以为累。何况文官责之以贡茶,武官挟之以生息,则截其根,赭其山,是亦事之出于莫可如何者也。

在雍正七年,云南总督鄂尔泰奏请朝庭,于思茅厅选址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指派朱绣任通判之职,亲自掌管总茶店,对普洱茶实行专卖制,六大茶山所产之茶,茶农采制后需全数运交位于思茅的总茶店,待选办贡茶入贡后方分由民间贩卖。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的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渝》中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送的文字,可知当时的普洱茶,虽产于六大茶山,但是集中于思茅集散,贡茶采办亦在思茅。

清朝以来,普洱茶进入一个历史的极盛期,清阮福《普洱茶记》(公元1825年)谓之: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

这一时期,也是普洱茶花色品种与制作工艺高速发展的时期,清张泓《滇南新语》(公元1755年)载:滇茶有数种:生性者曰木邦,曰普洱。木邦叶粗味涩,亦作团,冒普茗名,以愚外贩,因其地相近也,而味自虐。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毛尖即雨前所采者,不作团,味淡香如荷,新色嫩绿可爱;芽茶较毛尖稍壮,采治成团,以二两四两为率,滇人重之;女儿茶亦芽茶之类,取于谷雨后,以一斤至十斤为一团,皆夷女采治,货银以积为奁资,故名。制抚例用三者充岁贡,其余粗普叶,皆散卖滇中。最粗者熬膏成饼摹印,备馈遗。而岁贡中亦有女儿茶膏。并进蕊珠茶,茶为禄丰山产,形如甘露子差小,非叶,特茶树之萌茁耳,可却热疾。

张泓记述的云南茶,不仅有产于六大茶山的普洱茶,还有邻近地区产的木邦茶,木邦茶粗老滋味涩,也做成团茶形式,不法商人用来冒充普洱茶,欺骗外来客商。

而真正的普洱茶分为嫩度极高的毛尖散茶;嫩芽制的二两、四两重的团形芽茶;还有跟芽茶相同嫩度的谷雨后采制的一斤至十斤一团的女儿茶。这三种普洱茶制品,加上产于禄丰山采刚荫发的芽尖制成珠形幼嫩绿茶的蕊珠茶,都是用来进献朝庭的贡茶。而其它较粗老一些的茶叶,则分散于市面销售。

这时期还出现了一种形式奇特的茶制品,是用最粗的茶叶熬煮成膏,做成饼的样子,这种茶膏,清《本草纲目拾遗》载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在其卷六《木部》又载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但也有用较嫩的女儿茶熬制的茶膏,是贡茶花色的一种,进于宫庭。

到19世纪,阮福《普洱茶记》又多了几种新的制品形式: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采而蒸之,揉为团饼;其叶之少放而尤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满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圆者,名紧团茶;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其入商贩之手,而外细内粗者,名改造茶;将揉时预择其内而不卷者,名金玉天;其固结而不改者,名疙瘩茶,味极厚难得。

金玉天,就是后世所称黄片,较粗老揉不成条;疙瘩茶,即后世所称茶头,是茶叶中茶胶丰富,解茶时粘成一团打不散的,味道浓厚,极难得。

另外还有一种改造茶,就是把毛茶老嫩分开,把粗老茶团在里面包心,细嫩茶撒在外面盖面,然后蒸软后压制成形,这种制法改变了历史以来毛茶分季节、档次分别加工的单一形式,将不同季节、不同等级的茶叶混合加工,使低档茶的经济价值得以提升,同时也形成了后世拼配茶的雏形,这种方式一种被沿用至今,成为加工大宗货品的通用方式。

我国历史上辉煌的茶叶之路


据报道,日前,中国与中亚及周边7国达成协议,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建设一条造价为192亿美元、足以与历史上丝绸之路相媲美的现代贸易通道。阿富汗、阿塞拜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已同意在该地区投资建造公路和铁路,建设工作将于明年开始,预计2018年结束。据悉,亚欧间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而目前通过中亚运输的贸易额不足1%,而在200多年前,这里曾是亚欧贸易的通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通往北欧的茶叶贸易就是通过这条线路运输到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人们又习惯地将这条道路称为茶叶之路。所以,今天重建中欧之间的贸易通道对于当年的茶叶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两条最负盛名的国际贸易黄金通道。汉通西域的丝绸之路犹如一条生命的脐带,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文明连成一体,是东西方古文明交汇的血脉。茶叶之路,全长约5000余公里,南起福建、浙江、两湖诸省,北至俄及北欧各国,长达数千公里,时间长达200年。

据悉,在当年的万里茶路上,经营茶叶的并非生产、加工茶叶的福建人,而是山西商帮。前两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乔家大院》,人们往往以为茶叶贩运中最为著名的是乔氏家族,而事实上当年最为显赫的并非乔家,而是山西晋中市榆次区的常氏家族。明弘治年间,由山西太谷惠安迁到榆次的常氏家族,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以财取天下之雄才大略、敢为天下先之豪迈气概,万里驰骋,坚韧不拨,开创了中俄茶叶贸易的漫漫长路。

常氏家族制茶于武夷山,将武夷山茶区采购的茶叶就地加工成茶砖,水运到茶叶港汉口,再经汉水运至襄樊和河南唐河、杜旗。上岸由骡马驮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晋城、长治、太原、大同、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再改用驼队穿越1000多公里的荒原沙漠,最后抵达边境口岸恰克图交易。俄商将茶叶再贩运至伊尔库次克、乌拉尔、秋明,直至遥远的彼得堡和莫斯科。恰克图是中俄茶叶贸易的桥头堡。由于当年沙俄政府积极从事对华贸易,使沙俄政府和茶商获利丰厚。所以有一种说法,一个恰克图抵得上三个省。

据史料记载,17世纪俄输入的茶叶很少,后期才有少量茶叶出售。1792年第二次《恰克图条约》签定后,茶叶贸易开始繁荣,18世纪末,茶占中俄贸易总值的30%,1810年,砖茶、白毫茶共输入24570担。经营茶叶的商人全部是晋商,最为兴盛的时候曾达100余家。而常氏一门,从常万达于乾隆时从事此项贸易开始,子孙相承,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7朝,沿袭150多年,尤其到了晚清,在恰克图数十个较大的商号中,常氏一门竟独占其四,堪称为清代本省的外贸世家。因为常氏在对俄贸易中极具远见和谋略,又极为注重信义,很快就得到俄商及俄国政府的重视,不久便将生意做到恰克图以北的俄国境内,在俄国境内的莫斯科、多木斯克、耶尔古特斯克、赤塔等地区乃至欧洲的其他国家都有了他们的茶庄分号。在晋商的茶叶生意过程中,绵延数千里的茶叶运输,陆地、水路、山路还有劫匪,他们不畏艰险、吃苦耐劳,为茶叶走向北欧各国打开了通道,在中国茶叶历史上立下了汗马功劳。

上世纪90年代,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重走了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并深入研究了这段历史,还出版了著名的《茶叶之路》一书。他还希望能将中国历史上这条重要的万里茶路通过电视纪录片展示给世人,但由于经费问题一直被搁浅。今年是中俄文化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他家乡的安徽茶送给了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掀起了喝中国茶的热潮,这些都将促进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影响。所以,研究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对于宣传中国茶叶、促进中国与北欧各国的茶叶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醒世茶业:传承历史,既往开来


四川省是我国茶树发源地之一,位于盆地南缘筠连县,茶园土壤多为山地黄泥及紫色砂土,一般地势较高,伏旱影响不大,最宜发展红茶生产。川红珍品――早白尖,即为筠连地方群体品种,当地古称黄芽茶,曾作为皇宫贡茶,当地曾流行天子未尝黄芽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阳雀报汛将茶采,筠连茶叶销华夏赞语。筠连所产红茶,在贸易上称为川红工夫,其优秀品质的形成,除优越的自然条件外,早白尖优良的茶树品种也是重要的物质基础。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5年7月15日以川农牧品审(85)字第6号文件,将早白尖认定为茶树优良品种,并上报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级茶树良种。

筠连茶叶生产悠久的历史可上溯三千年。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筠连县是川红工夫茶叶的主要生产基地。所产川红工夫茶叶直接销往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国家创了大量的外汇,也使筠连的知名度大大提高。虽然川红工夫是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其优良品质却使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与久誉盛名的安徽祁红、云南滇红相媲美,成为中国三大高香工夫红茶之一。

建国初期,由于需要和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加强联系,也为帮助山区农民增收,国家决定在四川等茶叶产区开发红茶生产,扩大红茶出口。1951年2月,西南区农林部和贸易部组建了七个红茶技术推广站,筠连为其中之一。从1951年春起,中国茶叶西南区公司筠连红茶技术推广站在县内举办多次红毛茶初制培训班,向茶家传授红毛茶技术。刚解放的茶农们热情很高,积极参加技术培训班。适逢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正进行,茶叶站把农民组织起来,成立茶叶生产互助组,以更好掌握技术,方便指导。由于宣传工作效果十分显著,一芽二叶做红茶的观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红茶生产很快在全县各乡、村开展起来。

由于发展需要,1956年,国家投资20万元在筠连中城镇大龙潭建电动红茶初制厂,次年4月筠连茶厂正式建成投产,主要加工红毛茶,交宜宾茶厂精制后出口。1957年春,苏联驻华茶叶专家专程来筠连参观红茶的制作过程,对红茶的品质相当满意。筠连茶厂创业伊始即迎来苏联友人的参观,并获高度赞赏,这极大地振奋了全县干群的生产热情。为了提高品质,增加红碎茶出口量,筠连茶厂对红茶生产过程中萎雕过程进行二十多次的对比试验,决定减少萎雕过程。经过连续五天奋战,终于用六、七级鲜叶制成成品红碎茶,经上级审核,不但符合出口规格,还超过了福建出口中级红碎茶品质,打破了当时认为夏、秋茶不好,做不出好茶的迷信思想。这种制茶方法,是筠连茶厂的创举,它不仅节约了60%工艺流程和人工,而且还不受自然气候的制约,改变了以前人等货做(阴天萎雕慢),或人力不够(晴天萎雕快)的现象,极大地有利于生产,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财富。由于产量增加,通过成都、上海、重庆茶叶出口公司不但销往苏联,还远销北非等国际市场。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全县建立社办茶场24个,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至1959年,全县发展到11000亩,比建国初期增加八倍有余,茶叶产量达9097担,比1958年增加25.5%,收购茶叶国家投放金额455723元。由于茶园的发展和茶叶质量显著提高,所产工夫红茶外形秀丽,条索紧细,毫锋显露,色泽乌润,汤色红艳,叶底红匀,香高味醇,在当时即享有赛祁红之称。时西南农业大学吕元福教授在全省茶叶会上,赞誉筠连是川红的故乡,相对于全国著名的祁红和滇红,筠连工夫红茶称川红。宜宾地区历年执行的工夫红茶标准样,均在筠连提取,由商业部审查批准。上世纪中后期,筠连川红在全国享有盛名。

在1959年9月8日白露这天,在台刈后的茶树上,筠连茶叶工作者采摘芽茶进行精心制作,经专家鉴评认为在外形、内质上已超过全国驰名的滇红,县委决定以筠连县农林水利局名义将其命名为黄金白露芽茶,并邮寄北京,献给毛主席品尝,以此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央办公厅收到茶后,回复筠连县委,代表毛主席表示感谢。

1964年,筠连巡司公社建起了全县第一个联办茶场,在荒山坡开垦梯级茶园40亩,时县委书记杜吉庆把它当作新生事物,引导在全县推广。同年,四川省茶叶生产现场会在筠连召开。1974年3月北京召开的全国茶叶会议正式把筠连列入全国100个年产茶五万担的基地县。

1977年,全县共有大大小小联办茶场254个,发展成片茶园39950亩,次年达到44741亩,产工夫红茶10321担,初制毛茶1065担,销售额375.39万元,创建国以来最好水平。

1978年春季广交会上茶叶展区,唯有四川筠连茶厂有当年新茶展出,使整个广交会增加了一个亮点。大会给宜宾行署发来祝贺电报:感谢你们为广交会增添了春色。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用三级川红装的节日之夜小包装和用四级装的天坛牌小包装,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节日之夜还作为罗马尼亚的国庆用茶。

1985年,茶叶市场二改三,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筠连茶厂仍然完成上级下达的19000担任务,其中工夫红茶11274担,占112.74%,红碎茶6858担,占计划137.67%,康砖(属黑茶,专供藏族同胞)5547担,占计划38.67%,总计23896担,实现利润32万元,这一时期是筠连红茶的鼎盛时期。同年,川红工夫茶获葡萄牙里斯本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获金质奖。这是宜宾第一个跨出国门,夺得世界金牌的产品,为川红工夫也为四川谱写了辉煌的篇章。次年,四川省计划经济委员会、四川省对外经济贸易厅批准筠连茶厂为生产出口商品专厂。为了搞活流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筠连县委、县政府对茶叶生产采取了全方位开放政策,内引外联,广交朋友,充分调动了基层茶厂和经营茶叶者积极性,全年茶叶总产量达51000担,其中红毛茶13122担,川红工夫茶12969担,茶农收入1220万元,茶园面积占全省150个产茶县之首,全县茶叶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八十年代中后期,面临全国性的茶叶大战,也由于国内绿茶行情变化,全国红茶产地由红转绿较为普遍,呈现绿肥红瘦"的局面,导致筠连红茶大幅度下降。1987年,县外贸公司与上海茶叶公司签订出口红碎茶1.2万担,因纷纷转产绿茶,全年仅完成4921担,占合同数的41%,1988年,工夫红茶和红碎茶共产4000担,约占7%,全县茶叶生产已基本绿化,筠连由一个传统红茶出口县变成一个绿茶县,出口货源大幅度减少,创汇大受影响。八十年代末期,全国绿茶行情再次疲软,为筠连县再次重振红茶生产雄风创造了条件。县委于1989年4月15日下发筠委发(1989)21号文件《关于一九八九年茶叶生产经营工作意见》,大力发展两红生产,制定奖励政策,确保出口创汇任务。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到1991年,筠连茶叶质量普遍提升了一个等级,老牌川红工夫茶和红碎茶再度畅销国际市场。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各种因素,川红工夫销售再次陷入低谷,最低时的产销量尚不足八十年代的十分之一,以后竟至逐渐停产,六十年前筚路蓝缕,逐步创造中国红茶辉煌的川红工夫,如今国际国内市场众里寻她千百度,却已芳踪难寻,殊为可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世纪伊始,在原筠连茶厂基础上改制而成的宜宾醒世茶业有限公司,面对国际国内红茶市场新的变化,审时度世,决定接过曾经辉煌的川红火炬,在昔日川红故里筠连,恢复川红工夫茶生产,旗舰产品黄金白露,在市场上一亮相,便在一年内荣获三个国际金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昔日川红工夫更新换代产品必将打入国际国内市场,在红茶领域群雄争锋中,占据应有的地位。

朱元璋续茶诗


洪武三年,朱元璋带了几个心腹秘密来到灵山寺。和尚们拿出灵山一枪一旗的灵山茶,这茶是朱元璋过去未曾见过,更没曾喝过的。当汝宁府派来的巧厨师精心地用九龙潭中的泉水沏泡好灵山茶送到朱元璋面前时,朱元璋打开茶杯盖,一股沁人肺腑的清香直扑口鼻,未曾入口,便产生了一种飘飘然欲仙之感,一口茶进去,舌尖首先有一种浓郁的醇厚之味。朱元璋虽说当了皇帝,有天下各种贡茶,但此时只觉得哪一种名茶也赶不上灵山茶。一杯茶没喝完便对身边的人说:这杯茶是哪位官员沏泡的,给他连升三级官。跟随他的一个贴心师爷忙说:那是汝宁府派来的厨师沏泡的。意思是他不是什么官员,无法升官。朱元璋也听出了那位师爷的意思。但这杯清香甘甜的茶水使他兴奋得无法克制,再次传旨:他是厨师也要升三级官。那位师爷只好照办。一边嘟哝着发牢骚:十年寒窗苦,何如一盏茶。朱元璋一听这位师爷的嘟哝,知其因为没有给他这位有才者连升过三级官而有意见,便对他说:你刚才像是吟诗,只吟了前半部分,我来给你续上后半部分: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就这样,那位厨师连升了三级官。朱元璋降香后即下旨拨一笔巨款,将灵山寺原来的三层殿修成七层大殿,外带厢房。亲笔写下圣寿禅寺横匾,封陈大同为金丘峰禅师任主持僧,赐他半副辇驾到京城免费游览。并命州县要在灵山一带大种茶叶,每年进贡必须是一枪一旗的灵山茶。从那以后灵山周围大种其茶,当地不少山因种茶改为茶山、茶沟、茶坡等。

武夷山正山小种的辉煌历史


正山小种红茶其独特的品质特征,茶树生长地桐木关的特殊环境,高山产好茶,也来自特殊的加工工艺,因此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兹无雅趣兼,薪桂烦燃爨。又有《正山小种红茶磨》诗写道:楚匠斫山骨,折檀为转脐。相当长一段时间它是英国皇家及欧洲王室贵族享用的特种茶。即便现在它在外国的价格与普通红茶相比较也是很昂贵的。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经常把它与印度茶或锡兰茶拼配冲饮,俄罗斯人常将它与中国红茶或乌龙茶拼配冲饮。

19世纪70年代远销欧美各国,年产量2.4万担之多。后因战事频繁,产量逐减,至1949年产销几乎绝迹。50年代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最高年产量达2万担左右。正山小种红茶又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国内外消费着面前。乾坤人力内,日月蚁行迷。又有《谢晏太祝遗双井正山小种红茶五品正山小种红茶具四枚》诗。

近几年来,正山小种红茶产量已达200吨左右,大部分(95%)通过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欧美地区,主要销往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只有少量在国内市场销售。《武夷志》记载:武夷山五曲朱文公(朱熹,谥文)书院前,山溪中有正山小种红茶灶。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文化的发扬光大,国内有机茶消费也将逐年增加。

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红茶(有400多年的历史)。产自江西入闽的关口-桐木关(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关)。据传明末清初时局动乱有一支军队占驻茶厂,待制的茶叶无法及时烘干,茶农为挽回损失,采取松木加温烘干,形成特有的一股浓醇的松香味,既桂圆干味口感受极好,得到消费者喜爱,由此产生正山小种红茶。朱熹《正山小种红茶灶》诗写道: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正山小种红茶烟袅细香。

自正山小种红茶出世以后,先后产生了四大红茶既祁门红茶、印度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及斯里兰卡高地红茶,据史料记载祁门红茶是1876年由福建崇安县任县令的余干臣回家乡后,把福建正山小种红茶制法带回去,在至德渡街设红茶庄试制成功的。另有记载红茶的传播是由武夷山(崇安)传到江西铅山的河口镇,再由河口镇传到修水后又传到安徽东部的祁门。王象晋《群芳谱》记载: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曾说过:。观赏选择正山小种红茶瓢与观赏选择筇竹方法相同,不要过肥而要偏瘦,但是需要饱经风霜。

桐木关当地人取名正山小种以示正宗,特指桐木及周边武夷山中所产的用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独具桂圆汤味的小种红茶。现正山小种茶必须通过中国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保护(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初步界定范围为方圆50平方公里,东至麻栗,西至挂墩,南至皮坑,古王坑,北至桐木关)。根据目前使用的正山小种行业标准依次分为:特等(仿传统制法),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乐纯《雪庵清史》记载:陆羽沉湎于正山小种红茶事,曾经著有《正山小种红茶论》,兼及煎煮、烘焙的方法,并创制了一套正山小种红茶具。武夷山正山小种是世界红茶的鼻祖具有辉煌历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