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茶、煎茶、点茶、撮泡茶

发布时间 : 2019-11-16
黑茶煎茶 泡茶叶茶 泡茶乌龙茶

黑茶煎茶。

饮茶始于西汉,西汉以来,茶的烹饮方法不断发展变化。大体说来,从西汉至今,有煮茶、煎茶、点茶、撮泡法四种烹饮方法。

煮茶法: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明清以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依然流行,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陆羽《茶经·五之煮》就记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晚唐樊绰《蛮书》记:茶出银生成界诸山,散收,无采早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唐代煮茶,往往加盐葱、姜、桂等佐料。

煎茶法:

唐代至南宋末年流行,团饼茶经过灸、碾、罗等工序,成细微粒的茶末,再根据水的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锅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在二沸时投茶煮,然后分饮。

具体过程就是:当锅内的水煮到出现鱼眼大的气泡,并微有沸水声时,是第“一沸”,这时要根据水的多少加入适量的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

当水煮到锅的边缘出现连珠般的水泡往上冒的时候,是“二沸”,这时需舀出一瓢开水,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量茶小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

待水面波浪翻滚时,是“三沸”,这时将原先舀出的一瓢水倒回锅内,使开水停止沸腾。此时,锅内茶汤表面即生成厚厚沫饽,但需及时将茶沫上形成的一层黑水膜去掉,因为它会影响茶汤的味道。然后再将茶汤均匀地舀入三个或者是五个茶盏中,而每盏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茶汤的精华就是这茶汤上面的沫饽。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与煮茶法不同之处: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只是在水二沸时投入“茶末”煮。

点茶法:

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侯汤、点茶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区别与煎茶之处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露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从蔡襄《茶录》、宋徽宗《大观茶论》等书看来,点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茶盏、点茶(调膏、击拂)。

撮泡法:

明代开始,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的饮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末茶点饮法,即撮泡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唐五代主煎茶,宋元主点茶,泡茶法直到明清时期才流行。朱元璋罢贡团饼茶,遂使散茶(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散茶代替龙团凤饼,炒茶工艺逐渐流行,六类茶类开始逐步确立。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续。

小编推荐

茶道中的煮茶、煎茶和点茶有何区别?


众多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早已在茶杯中流淌千年。按照色泽和发酵程度,茶可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对于爱喝茶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煮茶、煎茶和点茶吧,那这些泡法都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下来和小植一起来看看。

煮茶

煮茶的意思就是把茶放在炉子上煮着喝。在唐、宋时期,最为流行的煮茶方法,是先把茶叶碾成碎末,然后制成茶团,饮用时把茶捣碎,并加入葱、姜、桔子皮、薄荷、枣和盐等调料一起煎煮。甚至还有把茶叶碾成碎末,罗细,然后冲水将茶末调成糊状喝下,这种煮茶的方法也叫做“吃茶”。可是小植觉得古人的这种煮茶方法,不仅过于繁琐,还失去了茶中的原汁原味,不像像现代,煮茶的方法简化多了,只需将茶叶放入茶壶中煮沸,出汤即可。

煎茶

煎茶这个词最先表示的是一个制作食用茶的一道工序,也就是指用水煮采集的嫩茶叶。后来煎茶就逐渐被用来指代一个茶的品种了,属于通过蒸汽杀青工艺而制的绿茶。今天小植所说的煎茶是以蒸汽杀青制造而成的绿茶中的一种。蒸青煎茶的工艺过程分贮青、蒸青、粗揉、揉捻、中揉、精揉、干燥等工序。但是很多朋友容易将煮茶和煎茶搞混,觉得差别不大,其实仔细对比这两种方法的制作工序完全不一样啊。

点茶

点茶的意思就是把茶壶里烧好的水倒入茶盏中,也是唐、宋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煮茶方法。点茶前先用茶壶煎水,然后将研细的茶末放入茶盏中,倒入少许沸水。先调成膏,再注入瓶中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粘稠为度。接着就是先用一只手点茶(通常用的是执壶往茶盏点水)。点水时,要有节制,落水点要准,不能破坏茶面。与此同时,还要将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转打击和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茶汤泛起泡沫。

撮泡茶的流行


清代乾隆时期,茹敦和在《越言释》里,对撮泡法做了解读,他说:“撮泡茶者,即叶茶,撮茶叶入盖碗中而泡之也。”很有意思的是,撮泡法在宋代已有据可查,可是,为什么到了明代以降,才渐渐异军突起呢?据考证,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过去人们在泡茶时,常常把水果、干果、蜜糖等一起混杂在茶汤里,连吃带喝,颇为不雅,故有人调侃:“食竟则摩腹而起,盖疗饥之上药,非止渴之本谋,其于茶亦了无干涉也。”“虽名为茶,实与茶风马牛”。茶饮本来是雅人深致,渐渐却被恶搞成饱腹的俗物,由是撮泡之茶,遂至为世诟病。

茶的发展到了明代,已彻底脱去了元代饮茶浓重的酥油味道,渐渐呈现崇新改易,一派清新自然气象。如朱权所言:“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以遂其自然之性也”。朱权对明代饮茶、制茶的话语权及影响力,可谓登高一呼,电照风行。茶的制作发展,从唐宋的蒸青团茶,逐渐解放为蒸青散茶为主,又从蒸青散茶逐渐过渡为炒青散茶。炒青散茶香高味厚,滋味浓烈,显然与明代文人所追求的淡雅清妙相违和,于是,清幽甜纯、天下最号精绝的烘青绿茶,在苏州的虎丘寺诞生了。

徐渭有诗:“虎丘春茗妙烘蒸。”文震孟赞美虎丘茶,“色香与味在常品外”。虎丘茶的问世,深刻地影响了明代最为时尚的松萝茶的诞生,这才使郑板桥口齿噙香,写下了“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的佳句。文震亨洗却诗肠,留下了“撮泡松萝浅碗茶”的清绝。虎丘茶的出现,像一缕清风吹过,影响了明代诸多名优绿茶的制作技术,使得明代茶的发展,整体又开始趋向精致,滋味更趋清雅。

煮茶煎茶各有千秋


古老的煮茶与煎茶,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去厚此薄彼。饮茶的发展历程,从食药并举,发展到广泛的食用与饮用,我们的祖先们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甚至付出过沉重的代价。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寻觅和摸索出与茶配伍的最佳辅料,其本质,也是一个与身心健康不断磨合、妥协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煮茶方式的形成,包含着古人丰富沧桑的生活阅历以及高超的生存与养生智慧。很多诸如煮茶的优秀民俗遗存,都在我们的熟视无睹和不经意之间,慢慢湮没于无声无息之中,不能不为之遗憾

煎茶的发展与完善,是对煮茶方式的扬弃。煎茶虽然剥离了茶汤中驳杂、陆离的滋味,纯净了香气,使茶的真味真香得以准确表达,变得更纯净、更清雅了,但是,当茶饮缺少了必要的制衡机制,茶汤的偏性就会显露出来。因此,对茶饮用方式的选择,需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综合权衡。对饮茶的量和度,更需要适当节制,否则会过犹不及,贻害健康。

在唐代,有篇《伐茶饮序》这样写道:“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瘠气耗精,终身之苦斯大。获益则归功茶力,贻害则不谓茶灾。”宋代以前的文献,如同今天纷纷扰扰的茶界一样,人们只吹嘘饮茶如何轻身换骨、羽化成仙;只大谈茶的功效及如何治疗疾病,却很少涉及饮茶过量的危害和弊端,所以,此文并没有引起时人的关注。唐人描述的饮茶之害,虽有夸大之处,但在今天,作为一剂诫饮戒贪的清凉散,也确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