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概述讲述的内涵

发布时间 : 2019-11-28
黑茶的历史 紧压白茶的历史 乌龙茶的历史

【www.cy316.com - 黑茶的历史】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历史概述讲述的内涵”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历史概述讲述的内涵”相关知识!

茶文化的定义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茶文化的内涵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廿一个方面。

茶文化体系

茶史学:茶的起源,发现和利用,茶文化形成、发展、演变、特点及表现形式。

茶文化社会学:茶文化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社会发展与进步对茶文化的作用和社会各阶层与茶文化关系。

饮茶民俗学:历史和现代,各个地区和民族,城市和农村饮茶习俗。

茶的美学:成品茶外形设计、名茶取名、茶包装设计及宣传广告等。

茶文化交流学:国际国内研讨、茶文化展示、茶艺表演、少儿茶艺、茶叶历史文化博览及茶事旅游。

茶文化功能学:茶文化资源、特性、历史茶文化和新时期茶文化、茶文化功能、茶文化对现代社会及精神文明建设作用等。

茶文化特性历史性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采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 、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地区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日本茶道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情,并形成独特的茶道体系、流派和礼仪。韩国人认为茶文化是韩国民族文化的根,每年5月24日为全国茶日。中国茶文化是各国茶文化的摇篮。茶人不分国界、种族和信仰,茶文化可以把全世界茶人联合起来,切磋茶艺,学术交流和经贸洽谈。

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促进民族团结、表现社会进步和发展经济贸易等。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美好道德,是民族精神和社会风尚的体现。茶文化具有的传统主要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坚韧不拔、谦虚礼貌、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吴觉农先生和湖南刘先和,为茶叶事业鞠躬尽瘁,既是爱国主义者,又是当代茶人杰出代表。

陆羽《茶经》,是古代茶人勤奋读书、刻苦学习、潜心求索、百折不挠精神的结晶。以茶待客、以茶代酒,“清茶一杯 也醉人”就是中华民族珍惜劳动成果、勤奋节险的真实反映。以茶字当头排列茶文化的社会功能有“以茶思源、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以茶廉政、以茶育人、以茶代酒、以茶健身、以茶入诗、以茶入艺、以茶入画、以茶起舞、以茶歌呤、以茶兴文、以茶作礼、以茶兴农、以茶促贸和以茶致富。茶是中国的骄傲、民族的自尊、自信和自豪。饮茶可以思源。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中国茶叶作为中国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唐代陆羽 《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书。中国茶文化对世界影响功能显著。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作用。现代社会依靠高科技和信息,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物质财富将越来越多,生活也将更加富裕。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现代化不是唯一目标,现代化社会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明,需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茶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性,时代性的文化因素及合理因素,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和正在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作用。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会名流和知名人士乐意参加。茶文化也是大众文化,民众广为参与。茶文化复盖全民,影响到整个社会。

总之,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是却没有很好地把茶发展起来,这是一个遗憾。茶的价值很高,作用很多,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

cy316.com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


茶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每一种茶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而迷人的故事。而我们却很难系统的将他拼凑出来,这也一直算是一种遗憾吧。可是《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的出版,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铜钹山河红的完整故事,这怎能不让人激动呢?

近日,一部由厦门茶人徐庆生与徐希西合著的茶书,由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这部名为《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的作品,深度挖掘了产自江西广丰县铜钹山的红茶“河红”背后的文化,让我们能够深入系统的了解一个茶的前世今生。

铜钹山位于武夷山脉江西一侧,此处茶品与正山小种一脉相承,有相似之妙。此书希望借系统性的挖掘,将品质上佳却名不经传的河红,展现在茶客面前。

在来到徐庆生的工作室后,小编看到,《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全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历史、自然、人文、工艺、品饮、功效等方面解读铜钹山河红。

徐庆生说,铜钹山河红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引发了他的研究兴趣。据资料显示,铜钹山极好地保留了原始的生态面貌,以至于至今还能保有3万多株的红豆杉。“这些都源于‘千年封禁’的历史。”徐庆生说,铜钹山易守难攻,经此入闽路程短、行军快,又可补充军饷,所以多次农民起义与此处有关。于是从唐朝9世纪的黄巢起义起,朝廷屡屡封禁,最严厉的是明正德至清同治,一封三百年余年。因为千年封禁,才留下一方世外美地。

“好山好水出好茶,”徐庆生说,此处自古生产茶叶,特别是受福建影响,清代就生产出了充贡的红茶、青茶。其茶形美色好,滋味醇厚香甜,润爽滑口,无滞涩感,有明显的高山韵味。在茶品以外,万里茶路由武夷向北的重要渡口——河口就在铜钹山附近。因此,铜钹山地区与中国茶对外贸易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好茶还需展示

文化与品牌助地方茶业发展

提到铜钹山河红,著述颇丰的徐庆生感到,好酒要出巷,好茶也得出门吆喝。他表示,江西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但文化挖掘、品牌发展有待加强。比如铜钹山所在的上饶市,古称信州,《茶经》作者陆羽就曾隐居于此。同时,铜钹山和武夷山对比,茶园的生态条件、植被条件、品种情况都十分类似。工艺上,自古也有“河口师傅满天下”的说法。可是此处所产的“河红”相较武夷山出产的正山小种,知名度却不可相比。

“我常常说,茶叶离开文化就仅仅是树叶。好茶并不代表名茶。好茶要变成名茶,需要转化。”徐庆生认为,“这种转化的催化剂,就是福建茶企一直比较注重的茶文化和茶品牌。”

小编了解到,《中国历史名茶——铜钹山河红》已成为铜钹山所在地、历史茶区江西广丰县的首部茶叶专著,收入了当地档案馆。而作者徐庆生与徐希西,不仅系统性地挖掘梳理了广丰铜钹山河红的文化和特质,还积极联络福建著名茶企正山堂茶业,为江西铜钹山河红做高位嫁接。如今,正山堂已开辟铜钹山河红产品线,推向市场,形成双赢格局。

采访的最后,徐庆生告诉小编,好茶也要出门,更需文化与品牌。“希望更多这样有文化有品质的好茶,能进入广大茶客的生活中。”

徐庆生,副研究员、国家评茶师、厦门茶叶学会(协会)副会长。著有《中国名茶丛书·名门双姝》、《品读通仙》等茶书。

徐希西,茶文化硕士,曾参与合著出版《中国名茶·金骏眉》。

通过挖掘整理茶背后的故事与文化,让喝茶之人真正品到此款茶的蕴味,才是出书的真正目的。

讲述中国精神内涵


茶文化总是在满足社会物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与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被淘汰,但有更多的内容产生和发展。它不但使茶文化的内容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而且由低级走向高级,得到升华,进而形成自己的个性。茶文化的个性,亦可谓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以下“四个结合”方面。

(一)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茶作为一种物质,它的形体是千姿百态的;茶作为一种文化,又有着深邃的内涵。唐代诗人卢仝认为饮茶可以进入“通仙灵”的奇妙境地;韦应物誉茶“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宋代苏东坡将茶比作“从来佳茗似佳人”;杜耒说茶是“寒夜客来茶当酒”;明人顾无庆谓“人不可一日无茶”;近代鲁迅说品茶是一种“清福”;伟大的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组织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每晚例会,用边饮茶休息、边学习议论的方式研讨学问,被人称为“茶杯精神”;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赞美茶“精细如拉塔基亚烟丝,色黄如威尼斯金子,未曾品尝即已幽香四溢”;日本高僧荣西禅师称茶“上通诸天境界,下资人伦”;英国女作家韩素音说“茶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饮料,是礼貌和精神纯洁的化身”。俗话说“衣食足而礼义兴”,随着物质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提高,必然促进文化的高涨,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的茶文化热,就是很好的证明。

(二)高雅与通俗的结合

茶文化是雅俗共赏的文化,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一直表现出高雅和通俗两个方面,并在高雅和通俗的统一中向前发展。历史上,宫廷贵族的茶宴,僧侣士大夫的斗茶,文坛墨客的品茗,是上层社会高雅的精致文化。由此派生茶的诗词、歌舞、戏曲、书画、雕塑,又是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这是茶文化高雅性的表现。而民间的饮茶习俗,又是非常通俗化的,老少咸宜,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并由此产生了茶的民间故事、传说和谚语等,这是茶文化的通俗性所在。但精致高雅的茶文化,是植根于通俗的茶文化之中的,经过吸收提炼,上升到精致的茶文化。如果没有粗犷、通俗的民间茶文化土壤,高雅茶文化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

(三)功能与审美的结合

茶在满足人类物质生活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实用性。在中国,茶是生活必需品之一,食用、治病、解渴都需要用到茶。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

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2.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

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

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而茶文化是一种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而“琴棋书画烟酒茶”,茶又与文人雅士结缘,在精神生活需求方面又表现出广泛的审美性。茶叶花色品种的绚丽多姿,茶文学艺术作品的五彩缤纷,茶艺、茶道、茶礼的多姿多彩,都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集装饰、休闲、娱乐于一体,它是艺术的展示,又是民俗的体现。

(四)实用与娱乐的结合

随着茶综合利用开发的进展,茶的利用已渗透到多种行业。近年来,开展的多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如茶文化节、茶艺表演、茶文化旅游、茶文化休闲等,就是以茶文化活动为主体,满足人们品茗、休闲、观光、旅游和饱览山河美景的需求,同时与茶文化活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发展,同样也体现了实用与娱乐相结合。总之,在茶文化中,蕴含着进步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它以健康、向上及平和的心态,去鼓励人类实现社会进步的理想和目标。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历史较悠久


中国人饮茶的习惯

茶是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饮料之一,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列入开门七件事之一,从中可看出喝茶的重要,以茶待客是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客人进门,主人立即送上一杯香气扑鼻的茶水,边喝茶边谈话,气氛轻松愉快。

饮茶的风气在中国历史较悠久。据说,在公元280年之前,中国南方有一个小国叫吴国,国王在宴请大臣时,喜爱用酒把大臣们灌醉。其中有一个叫韦昭的大臣酒量很小,国王就让他以茶代酒。从这以后,文人便开始以茶接待宾客。

到了唐代,饮茶已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在宋朝,皇帝宋徽宗用茶宴招待大臣,亲自下手煎茶;清朝皇宫内不仅宴会用茶,而且还用茶款等外国使节。现在,每逢元旦或春节等重大节日,一些机关团体也时常举办茶话会。

在中国,茶已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人们把煎茶、品茶作为一种艺术。自古至今,中国各地都设有不同形式的茶楼、茶馆等。人们在那里,喝茶、吃点心、欣赏文艺演出,可谓休息、娱乐一举两得。在中国南方,不但有茶楼茶馆,还有一种茶棚,这种茶棚多设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游人边喝茶边欣赏美景。

中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的由来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里面包含了中华名族各个时期各个名族的不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缩影,那么茶文化的由来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饮茶要想领会品茶之道,对于茶文化的认识还是有所必要的,只有对其有所了解,才能领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的饮茶之道。

中国历史上的川藏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泛指中国古代因以茶易马、茶马互市而兴起的商贸通道,与唐蕃古道、南方丝绸之路交错重叠,是目前已知亚洲大陆历史上最为庞大复杂的贸易通道。它连接了亚洲板块最为险峻奇峭的高山峡谷,跨越了大渡河、岷江、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几大水系,贯穿了川、滇、藏、甘肃、青海等省、区,通往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缅甸、老挝、越南等西亚、南亚邻国,维系并推动了沿途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交融和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弘扬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川藏茶马古道,具有最悠久的历史,最遥远复杂的道路,最艰苦卓绝的人文精神,最重要独特的社会政治地位。是联结内地与边疆,汉族与多民族交流发展的桥梁和纽带,是由四川通往西藏、甘肃、青海等地藏区乃至国外的重要通道。

唐(公元682年)《村氏闻见记》载:“饮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纥入朝,大驱名马,市荣而归”就有了茶马交易之事。宋太祖用兵契丹,令置“提取茶马司”,“设茶马司于秦、洮、河、雅诸州,自碉门(今天全)、黎(今汉源清溪)、雅抵朵甘、乌思藏(康、藏都司),行茶之地五千余里,山后……西方诸部落无不以马售者”《明史·茶法》。宋熙宁七年在雅州(今名山新店)设茶马司,署办茶马政事。这是目前全国唯一有遗址可考的茶马司。

据《元史·茶法》:“榷茶始于唐德宗,至宋遂为国赋额与盐等矣。元之茶课,由约而博,大率因宋之旧而为之制焉。”始行榷茶制于成都。明(公元1573年)《严茶议》:“茶之为物,西域吐番,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也。是则山林草木之叶,事关国家政体之大,经国君子固不可不以为重而议处之也。”可见,茶马贸易的意义已远远超出经济范畴,成为“国之要政”。

川藏茶马古道的源头是以四川蒙顶山(又名蒙山)为代表的四川盆地西缘过渡地带。古代蒙山范围较宽,跨雅州、邛州、名山、芦山等州县,以“蔡蒙旅平”、“西蒙山”、“天下大蒙山”传世。蒙山是我国乃至世界人工植茶最早的地方,由于雨多、雾厚、日照短,茶叶品质优良,制茶工艺也独步天下。《元和郡县志》载:“蒙山在严道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马,为蜀之最”。

茶马互市兴于唐、盛于宋,“互市”的茶叶称“边茶”,又称“刀子茶”,“藏茶”。成都以南雅安、邛崃等地所产称“南路边茶”,成都以西灌县、崇州等地所产称“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主要通道从名山(蒙顶山)、雅州(雅安)、严道(荥经),翻大相岭,至旄牛县(黎州、今汉源),到沪定、打箭炉(今康定),再往理塘、昌都、拉萨,以至西亚各国。南路茶道以背夫、康定锅庄和关外马帮闻名于世。

《康定导游》载:“凡汉人,子女皆习背负。农闲为生,其用极简,一个背架(夹),一个背垫,一根‘丁’字拐,一双脚码子足矣。丁字拐端镶有铁锥,既可作杖,又可撑背夹换气歇息。”1899年,法国驻云南府名誉总领事方苏雅以其独特的视角,拍摄了川藏茶马古道数百张背夫照片。1939年,“中国纪录片之父”孙明经沿着古道进入康藏地区,摄制《雅安边茶》、《康人生活》记录下了川藏茶马古道的厚重、悲壮、辉煌与沧桑。

“西路边茶”主要通道是从大邑、灌县经茂县、松州(松潘)、若尔盖,到西宁,进入甘肃、青海、西藏等地藏区。

茶马古道的过去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追忆和感叹,茶马古道的今天:自然、绿色、生态、健康,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经贸往来,古道探秘、锅庄文化、香格里拉、雪域高原正朝我们走来。向往神鹰吗?让我们一起翱翔。

“中国历史和文化令我着迷”(海客谈神州)


在第二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现场,我初见卡塔尔驻广州总领事、小说《阳光之路》的作者阿里·哈吉里。他的作品《阳光之路》是第一部以明朝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为题材的阿拉伯小说。一谈起郑和、谈起丝绸之路,哈吉里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故事。

“郑和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他是一个在亚洲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中均产生重要影响的人”

2015年,哈吉里来到广州担任总领事,一接触到中国历史文化,他便“一见倾心”,“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像一个宝库,你每天都能从中发现新的宝藏”。他深信,想了解一个国家的今天,就必须了解它的过去。为此,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当我阅读中国历史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观察当时的整个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和文化令我着迷”。

“我发现了阿中历史的重要连接点——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到过今天的霍尔木兹海峡、阿曼佐法尔、也门亚丁港等地,和当地的阿拉伯民众交往颇深。据郑和的阿拉伯语翻译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和随行人员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两书的记述,当来自中国的30多艘大小船只停泊在佐法尔水域,当地居民齐聚码头,敲着传统的阿拉伯大鼓表示欢迎。郑和曾两次向佐法尔的国王递交文书,赠送瓷器、丝绸和茶叶等礼品;国王也拿出乳香、苏合油、芦荟和没药等赠予郑和一行,临别还派使者随船远航中国,向宣德皇帝赠送名贵药材和香料;明朝宣德皇帝接见了使者,并回赠了大量礼品。

从此,哈吉里找到了研究方向。“郑和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着我,他是一个在亚洲文化和阿拉伯文化中均产生重要影响的人。”近两年来,哈吉里几乎每天都要阅读关于郑和的资料,包括中文的、英文的、法文的。“遗憾的是,我没有找到一篇阿文材料,这更使我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古老的阿拉伯文明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不应在郑和下西洋的论述中缺席,我要为这一伟大航行做点什么。”

于是,哈吉里决定,用自己的母语写一部书介绍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他搜集了大量关于郑和的书籍;到图书馆、博物馆中寻找有关郑和的图片;与郑和的后裔面对面交谈;探访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郑和船队抵达过的地方……“我越了解郑和,越对他充满尊敬。”哈吉里说:“我认为他是历史上出色的外交官。同时,我为自己能从事卡中友好工作感到幸福与自豪。”

“郑和船队以和平之光、希望之光照亮航路”

《阳光之路》是以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为基本依据创作的小说,篇幅不长,但情节生动、耐人寻味。作者讲述了郑和率领船队到达阿拉伯半岛,接洽各国要人和贸易代表,最后搭载各国使节途经印度、锡兰、巴厘岛等地回国,参加在北京紫禁城举行的隆重典礼的故事。

小说中,睿智宽和的中国使者与正直刚毅的部落首领、稳重内敛的酋长、博学多才的智者等性格各异的阿拉伯人相遇、相识、相知。作者运用对话体,在一问一答中推进情节发展,借人物之口表达深邃思考,将古丝绸之路两端的交往史娓娓道来:

“人们对中国人知之甚少,只知道中国人来自大地的另一头,与他们有着天壤之别……(佐法尔国王和文武百官)静静地站在迎接船队的队列前方,如同迎候远行归来的亲人……佐法尔港像盛装的新娘,在前来访问、希望缔结友谊的远方客人面前落落大方。”

“郑和与佐法尔的人们交流着……他对探索这个新世界的愿望更加强烈了……萌生这种愿望不只是他此行的任务使然,也是他内心的另一股力量在推动着他……夜谈气氛友好、亲密,欢笑声带走了彼此间的客套,在人们心中播下了友谊的种子。”

“郑和说:各国互通有无,共同富裕。如此一来,友谊就给所有人带来了福祉。我们希望贵国成为这条伟大商路的重要一站……佐法尔酋长阿米尔说:这个想法太绝妙了!我们深表赞赏与支持!”“阿米尔说:中国的倡议有望给各部族带来财富……丝绸之路是各民族间的和平之路,它不仅能给所有人带来福祉,还可以防止冲突与战争。”

阿拉伯使节随郑和返回中国的途中,沿路观察海上丝绸之路的风土人情,亲身体会以合作共赢为内涵的丝路文化。故事在北京紫禁城举行的隆重典礼中推向高潮。

小说结尾,明朝的皇后把各国使节赠送的礼物都收纳到“丝路柜”中。她认为,尽管礼物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源自同一个壁龛的光芒会照亮各条道路,直至殊途同归”。作者把对丝绸之路的赞赏寓于小说的情节和书名“阳光之路”中。“阳光”一词,不仅是郑和的阿拉伯文姓名的意译,也暗喻郑和船队以和平之光、希望之光照亮航路。

“我希望读者能够自己去发现书中的奥妙”

谈起创作这部小说的意义,哈吉里说:“讲述古代的和平故事,对续写今天的和平故事是有帮助的。”如今的卡塔尔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双方还应进一步增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哈吉里认为,郑和的故事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故事传递出的爱好和平、共商互利的思想与卡塔尔文化十分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冲突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和平、互利共赢等人类文明的精华。”哈吉里说,与当前很多从政治、经贸角度谈“一带一路”的书籍不同的是,《阳光之路》从文化的视角切入,讲述了一段不为大多数阿拉伯人熟知的历史,一段阿中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一段让阿拉伯读者能够感受中国文化底蕴的历史。“历史小说是当下的影子。我们借鉴历史,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下,着眼未来。”

小说最后,郑和献上了自己的礼物——一幅丝织的世界地图,上面标记着船队停靠的各个站点。小说写道:“是的,这就是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每个人都能被代表,每个人都能被凸显,每个人都能受益……在同一时刻,所有人都盯着地图,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位置。是的,每个人。”

“我希望读者能够自己去发现书中的奥妙。”说到这里,这位外交官兼作家饱含深情。

普洱茶在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发展


从明朝开始,普洱作为云南边疆的特产直接是对传统的西藏,俄罗斯,蒙古等地区销售,到了明末,后金兴起,营养好,能耐存放的普洱茶成为清人能繁荣发展的重要食品;当清代明入中原后,清人不忘记普洱茶的功劳,普洱一跃成为名贵贡茶,到雍正年间(很巧合,1725年前后,雍正朝代也是福建铁观音诞生的年代),政府重视茶叶的税收,并先后在攸乐、易武地区组织了官方管理的督办、采造。

高档普洱青茶成为宫廷享用的贵重茶品以及馈赠外宾、从属国、边疆朝贡的珍贵礼品。中低档茶的茶马贸易达到鼎盛,不但经济上成为与康藏、四川地区互市的重要商品,在政治意义上还起到了稳定边疆团结各民族的作用;但由于当时的交通运输不便利,生活习惯未能广泛影响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到了清中期以后,由于政治中心北京的影响力加大,普洱产销达到一个高潮,大量私商字号先后涌现,商品不但在国内普及,而且能远销至东南亚。

清末到民国时期,由于山河破碎,战争频繁,作为国饮的茶无论产值还是产量,一度被国外超越,国弱茶贱,为了挽救茶业,由民国政府组织公办茶叶公司(中茶的前身),数次选国内名优茶叶参加世界各国商品博览会;普洱身影也在其中!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云贵,四川成为大后方,云南成为重要的军用物质的输入和存放基地而美国人援助中国军火条件就是用云南的锡和茶进行交换,由于国民中央政府的大力倡导、努力,以现代体制运作和管理的公司以及大型茶厂相继成立:1938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39年顺宁实验茶厂(凤庆茶厂前身)成立;1940年佛海实验茶厂(勐海茶厂前身)成立;1941年康藏茶厂(下关茶厂前身)成立等等当时的背景都为了战争需要!

1949年新中国以后开始逐步国有化,1956年全面实现公私合营,消灭了私有企业,进入完全的国有计划经济时代。但由于管理过于政治化、加上大跃进和文革等的人为破坏,生产规模不断遭受重大破坏,仅能相对满足边区销售,谈不上什么对外创汇,普洱茶业的发展基本停顿。

到了文革末期,上世纪70年代中期,应香港等东南亚地区茶叶客商的要求,昆明茶厂和勐海茶厂的技术人员攻关成功,推出了熟茶发酵技术,并在很短时间里将该技术成熟化并推向全国市场,并经由香港茶商的中介,开始了同法国长期而稳定的普洱茶贸易,先后打开日本、东南亚等市场。此时对外交易的中心在香港及广州,产品主要为新制生、熟茶品。

本世纪80年代中期,继香港经济腾飞之后台湾经济也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龙,普洱茶作为我大中华的文明之一被人怀念并受到世界广大华人的推崇,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医认为普洱老茶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陈年茶价值被发现,并抬升。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香港茶业、酒楼业对于香港回归后事业发展的担忧,导致陈年茶大量出仓,投入市场变现。同时台湾由于邓时海《普洱茶》一书的推波助澜,正式在文字着述上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文化层面,导致商家将大量港茶贩入台湾炒作。海外市场则将文化影响扩大到韩国等亚洲国家。此时价格第二次抬升。新茶得到更大的需求,对于做旧的迫切需求,也导致了深圳、广州等大规模仓储(湿仓)的发展。此时的消费,由于老茶价格的抬升,新茶收藏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陈年茶方面是湿仓茶完全占有市场。

2000年前后大陆经济开始发达,先后在广东,北京形成消费热点区域,并带动北方市场的发展,海外则带动东南亚等地资金的大量涌入建立起许多的中小型茶厂与私人作坊,临沧,思茅、版纳等地开始有规模、有计划地推广茶叶种植,至2005年广州市场已经初具规模,市场消费的主流完全回归为收藏干仓新茶,品饮当年熟茶的正常状态了!

日前对普洱的健康和文化价值的研究方兴未艾,其独特的收藏魅力,正吸引上亿中国人孜孜追求!。

可见在不远的未来,国强茶旺,随着大中国元气的恢复,2030年前后,将对世界形成一股巨大的喝中国茶,喝工夫茶,喝普洱茶的潮流,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中国历史上的中蒙俄茶叶之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知道丝绸之路曾经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却不知从十八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在我国北方草原有一条纵深通向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腹地乃至莫斯科、圣彼得堡的驼道——茶叶之路。这是一条被历史尘封湮没,被世人遗忘的中俄茶叶商道。这条沉寂了百年的国际商道,由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先生撰写的《茶叶之路》唤醒了人们的记忆。随着中俄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友好,再次引起中俄蒙三国政府、企业、媒体的关注,将这一段尘封的历史再现给今天的人们。

2009年阳春三月,柳绿花红。我国一个新学科研究会——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在呼和浩特成立。北京、山西、湖北、云南各路专家、教授云集青城,共贺这个性格别具的“学术婴儿”的诞生,共商茶叶之路研究大计。内蒙古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邓九刚先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媒体关注的人物。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邓九刚就在上海的报刊上发表了有关“茶叶之路”的文章。随后有南开大学米镇波教授所著《清代中俄恰克图边境贸易》,美国女学者艾梅霞也出版了一本内容相近的《茶叶之路》。邓氏有关茶路的作品还有《驼帮》、《驼殇》、《驼村》、《大盛魁商号》等多部长篇小说问世,计三百多万字,且大多再版发行。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早在公元16世纪,我国已有茶叶出口的历史记载。到17世纪,中国的砖茶在俄国和欧洲已经培养起一个稳定而庞大的消费群体,西伯利亚一带以肉奶为主食的游牧民族“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茶叶之路”从公元1689年正式成为一条商路,距今320年。当年中国商人从南方采购茶叶汇集到归化(今呼和浩特),然后以骆驼为运输工具,途经乌兰巴托、恰克图、科布多,或走多伦、经棚、赤峰、二连等地,终点站是俄国贝加尔湖一带乃至圣彼得堡。这条活跃了两个半世纪的国际商道,横跨亚欧大陆、绵延万里,在地球的北部镌刻了一条深深的文脉。

早在2000年邓九刚先生《茶叶之路》正式出版发行后,即在北京、天津、上海、山西、湖北、云南、浙江、福建等省市,掀起了茶叶之路研究热。周边国家俄罗斯、蒙古、以及美国、欧共体许多城市,先后创立了研究《茶叶之路》的新学科,以“茶叶之路”命名的基金会、研究会、论坛会、艺术节、博物馆等新事物,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我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与俄布里亚特共和国首都乌兰乌德市,因《茶叶之路》缘分,结为友好城市。2008年“茶叶之路”再版发行后,风靡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不少城市“一书难求”。台湾还专门出版繁体汉字本《茶叶之路》,以飨读者。

一部著作问世,在国内外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是不多见的。我们内蒙古的有识之士,从中受到极大地震撼和鼓舞,纷纷行动起来,查资料、作考证、搞研讨,为重现250年前清康熙大帝与俄彼得大帝时代的商贸往事,为激活尘封多年的历史记忆,为弘扬草原文明的丰富内涵,为大盛魁商号历史经验的古为今用,为促进中俄、中蒙、中欧之间国际贸易的新发展。他们和邓九刚先生一起登程,开始了新的文化之旅。

沐浴着改革开放30周年的光辉,在我区成立一个研究茶叶之路的专门机构,已成各界人士的共识,可谓众望所归。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社科联和自治区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一个挂靠在自治区中华文化学院、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遂应运而生。俄罗斯国文化部、乌兰乌德市、恰克图市政府及全国许多省市都发电函祝贺,希望研究会探索亚欧茶踪驼道,破译中俄商贾谜团,传承多元文化精髓,服务现代国际贸易。

历史上的“茶叶之路”并非浪漫之旅,这是一条洒满了血泪、遍布荆棘的探险之路。在茶叶之路的万里征途中,蒙汉回等众多民族兄弟生死相依、团结一心,战胜荒野中的风沙雨雪,战胜草莽中的盗匪猛兽,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充分表现出中国各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和敢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在长达两个半世纪中,在北国荒漠、在异国他乡奏响了中华民族团结的凯歌,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全新的内容,为世界贸易史谱写了宏伟的章节。邓九刚先生再现这段历史的《茶叶之路》,既有小说家的形象、情节,又有历史学家缜密、严谨,还不乏思想家的深邃、敏锐。不愧为现实的一面镜子。

沙尘湮没的茶叶之路,可以和我国汉唐以来从长安出发的第一条丝绸之路,及以后从福建泉州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相媲美。毫不夸张地说,“茶叶之路”是集商贸、文化、政治、民族、宗教、民俗等多学科共生的知识宝库,是一条昭示未来国际贸易的亚欧大通衢,也是一条鲜为人知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红色通道。

300年前,在这条商道上一批中国人走出长城,走出国门,走向蒙古、俄罗斯,走向世界,表现出我们的民族开始挣脱几千年的历史惰性和闭关锁国的桎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两种文明在草原上对话、对接。其过程艰苦卓绝,精神启示耐人寻味。30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继续发扬“敢为天下先”的“茶叶之路”精神,传承“茶叶之路”的文化遗产,努力在经济、文化、商贸等方面与世界接轨,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