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祭风俗:茶叶与葬后之祭的关系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 : 2019-11-30
茶籽与茶叶 嫩茶与老茶叶的区别 普洱茶泡完后的茶叶

茶籽与茶叶。

葬后之祭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又名祭祀,也是儒教礼仪最为重要的一组成部分,然而茶叶也与祭祀有分不开的联系,那么,茶叶与祭祀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茶祭风俗吧。

茶祭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茶祭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茶叶与祭祀的关系体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无茶不丧”,以茶来作祭祀一般通过茶水、干茶、茶壶、茶盅这四种东西来呈现。以上内容由小编为您整理的茶叶与祭祀的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选阅读

什么是茶祭?茶祭礼仪风俗介绍


在中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然而茶叶与祭祀有分不开的联系,那么,茶叶与祭祀的关系是怎样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茶祭风俗吧。

祭祀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祭祀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祭祀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我国许多地区,饮茶、祭茶、敬茶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民俗之中了,早已司空见惯。

品茶茶道“唐三彩祭”


唐三彩不是瓷器。它与百姓的理解有些偏差。以专业论,唐三彩属于釉陶,上了釉的陶器,与瓷器有本质的差别。

瓷器是不吸水的,唐三彩吸水;瓷器是透光的?唐三彩不透光;凡此种种差别,决定着唐三彩的性质。

唐三彩在中国陶瓷史上无疑是最伟大的品种之一,但它是专门为死人服务的,是明器,为殉葬烧造。殉葬制度在封建社会是个优良制度,对生命表示尊重,对死亡保持敬畏。这个制度的好处很多,很难归纳,因人因民族因经历而异,好处的显现侧重也就有所不同。

首先是视死如生。生前所有享乐及苦难在殉葬时已有考虑,吃喝拉撒睡,无一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古人认为,死亡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上天堂入地狱与生前行善作恶有关,所以死是对生的报应,是一个解 释。

其次,死对生是一种延续。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凡不如意事都会在死后得以补偿,世俗的荣华富贵,来不及享受的鸿福都会带入阴间,求得生前的思想平衡。

所以,在古代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帝王将相,对死比对生还重视,多数皇帝生前最关心的事、最劳民伤财的事无外乎自己的陵寝。至于平头百姓,再穷也愿意看看自己的棺木,是楠木还是柏木,放在家中,看着就舒心。

所以,古人不畏死。而仅畏死后待遇不好。

这个待遇就是陪葬品。汉代的厚葬之风到了唐代重新刮起。丧葬业遂即成为一个庞大的行业,而且是充满技术含量的行业。唐三彩应运而生,在中国的陶瓷史、雕塑史、工艺史都留下不可或缺的一页。难怪宋人苏东坡评价:“百工之于艺,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在中国陶瓷史的舞台上,唐三彩从出现到凋零,不过百年,昙花一现。但它盛开时艳丽芳香,饱满异常,让初见者兴奋。

叹惜安史之乱,生生断送了唐三彩。犹如一支宏大的交响乐,在演奏高潮时,因断电戛然而止。

唐三彩的雕塑显然受了西人影响,骨骼结构,肌肉表现较前后各朝都准确,在写实的基础上有一点点夸张,恰到好处地表达唐人的内心世界。唐人的浪漫、张扬的秉性在唐三彩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唐人在为自我服务的殉葬品上毫无吝惜地进行着情感的表达。

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地下隐居,一旦释放,势不可当!

上世纪初,当修建陇海铁路时,唐三彩大规模出土,引来西人无数,惊叹之余顿生贪念。唐三彩的地位如中彩般地辉煌,顷刻间奔走他 乡。

国人的任务仅是为其起名——唐三彩。以黄、绿、白为主色调的艺术品。在唐朝以及后世的一千多年中,没有人为其正式起过名,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也没它的蛛丝马迹。这样说来,唐三彩这样一个朗朗上口、妇孺皆知的名字,尚没有百年的历史。

国人的可笑是嗅觉敏锐。?唐三彩成为新的商品,当这种商品虽不再陪葬但又有另类价值,千军万马一哄而上,于是乎,十几年的工夫,唐三彩成为新的祭品。

我在旅游品商店的礼品货架上,在潘家园市场拥挤的地摊上,看着伟大的唐代人创造的伟大的唐代艺术,心中没了滋味。殊不知唐三彩的崇高地位在于对生者的理解,对死者的尊重。生前的锅碗瓢勺,豢养的动物,运输的工具,都为殉葬者考虑周全。死后的镇墓兽,各类天王俑则护佑死者的神灵不受侵 害。

唐代的两度盛世——贞观、开元,是封建史上的奇迹;商业贸易发达的唐朝,“天下大稳”。视死如生的唐代人,“王公百官,竞相厚葬;偶人象马,雕锦如生。”古人的局限是古人的幸福,今人的无限有时倒未必是个幸福。

茶叶的内幕,你知道多少?


茶,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柴米油盐酱醋茶,如今,茶已经融入了平常百姓生活,成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不可否认,茶相对于其他饮品,是相对比较健康的,毕竟我们的祖先已经喝了几千年前的茶。

但是,在茶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农残、茶香精、重金属等。茶行业却有着太多的内幕,今天,问茶君就跟各位茶友聊一聊具有代表性的十大茶行业内幕。

1、花茶农残超标

花茶在近些年开始热门起来,尤其深受年轻女性的喜欢。但是花茶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比较招虫子喜欢。茶农为了保住产量,所以在种植过程中,会经常喷洒农药。正因如此,一些喜欢喝花茶的茶友深受其苦。在这里,「寻山问茶」提醒各位茶友尽量选择一些正规品牌的花茶。

2、饭店的廉价茶叶

不少细心的茶友可能会发现,在一些饭馆喝到的茶普遍都不是很好。因为绝大多数是陈茶或者经过淘汰的差茶。据「寻山问茶」调查,一些小饭店的茶叶采购成本一般在10元/斤,最多不超过20元/斤。即便是在一些高档的饭店,标价218元一壶的茶,其成本也是低的令人吃惊。在这里建议,如果饭店允许,建议各位茶友还是自带茶叶,这样喝的也放心。

3、谨防绿茶里的色素

一些资深茶友知道,绿茶泡出来的颜色不是绿色的,越是高品质的绿茶,其汤色就越清淡,如果你买到的绿茶冲泡出来颜色特别绿,那么很有可能是添加了色素。在这里要提醒各位茶友,在购买绿茶时,不仅要注意观察颜色,还要闻其香气,品其滋味。

4、茶包里的秘密

很多工作繁忙的茶友,一般会选择茶包,因为茶包携带方便,冲泡简单。但是「寻山问茶」要提醒各位,茶包里的茶原料品质一般都很差,因为好的原叶茶叶不会做成茶包。只有茶碎末或者是劣质茶才会做成茶包,尤其是一些纸质包装的茶包根本看不到里面装的是什么。退一万步讲,如果茶友真的是因为条件不允许,非要选择茶包,那么就尽量选择可以看到内部的网包袋泡茶。

5、警惕三无茶叶

友情提示: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可以喝,一些三无茶叶最好不要去买,因为此类茶叶普遍农残超标。目前有机茶叶市场开始兴起,卫生指标较好,所以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应尽量选择此类茶叶。其实只要正规渠道购买,且是检验合格的茶叶,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

6、特价茶叶为何低价?

发现市面上有一些9.9元一斤的茶叶,貌似卖的很火,但是建议各位茶友不要购买。因为正常的茶树,基本一年收两季,这就直接限制了产量,各位茶友可以想一想,9.9元一斤的话,恐怕连叶子都买不到,更何况是炒制的成本茶叶。那么为何市面上会有9.9元一斤的茶叶呢?经过调查,有一些不法茶农,为了经济利益,给茶树打激素药,刺激茶树疯狂生长,一年可以采摘六季。这种茶叶,比农残更加可怕。提醒各位茶友,买茶要小心,切莫贪图便宜,应该去正规渠道购买。

7、台地茶冒充古树茶

这种情况在普洱茶中最为普遍,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给各位茶友举个例子,某个不大的茶厂,出品了一批六大茶山的古树春茶,其中自然有倚邦、革登,每饼净重400克,限量生产2万饼。各位茶友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这是有多么可笑。因为古茶树本来就不多,如果自诩是古茶树,但是产量很多,就要小心了。

8、颜值高的茶

各位茶友在选购茶叶的时候,往往进入一个误区,认为卖相好的茶叶就一定好。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好茶不一定好看,如果遇到太好看的茶,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很有可能是添加了色素。因为,「寻山问茶」微信公众号提醒各位茶友,买茶不能只看外表,更要注重香气,滋味,汤色,叶底。

9、防不慎防的添加剂

很多茶友有个认识误区,认为茶是植物饮品就不会含有添加剂。其实,一些假茶中的添加剂问题尤为突出。一些不法茶商为了使得茶的颜色好看而添加色素,为了使茶香味好而添加香精,甚至还有为了使其甘甜而添加甜味剂的呢!

当然,各位茶友也不必恐慌,在目前食品安全监管日趋严格的今天,好茶还是占大多数,只要你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且避免购买颜色过于鲜艳,滋味过于甘甜的茶,那就问题不大。

10、绿茶很香的秘密

假如你喝到的绿茶味道特别香,且带有略微的糊焦味,那么「寻山问茶」提醒你,你很有可能买到了陈茶再去锅炒的翻新茶。这种茶会致癌,不能多喝。因为正常的绿茶的香气是清香,不会浓郁,更不会有糊焦味。

结语:

茶叶的内幕很多,以上的十条只是冰山一角。但是,只要我们在买茶时,选择正规渠道,查其色,闻其味,品其汤,多观察,多思考,结合学到的茶叶知识,应该就能买到满意的茶。

茶毛多少与茶叶品质之间的关系


有很多的茶友在挑选茶叶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干茶上面附着有白色的或者金黄色的毫毛,有很多卖家会告诉你这是高品质茶的特征,毛毛越多质量越好。这让很多人都认定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但真的是这样的吗?干茶上的小茸毛都是些什么?这些茸毛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干茶上的小茸毛都是些什么?

茶毛毛是茶毫,也叫茶毛。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茶友们得知道茶叶的好坏并非由茶毛毛的多少来衡量。很多茶都有茶毛毛,特别是绿茶、红茶等。但并非所有的茶都可以一概而论,如龙井,在加工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叫辉锅,辉锅的目的主要是干燥茶叶,促使茶叶香气物质的进一步形成,但它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磨掉茶叶表面的茶毫,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点,所以龙井、竹叶青等茶不能用毫毛的多少来决定它的等级。

有茶毛毛的茶才是好茶吗?

“没有茶毛毛还是好茶吗”?林志玲的这句广告语不知误导了多少茶友。茸毛对很多名茶的外形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工夫红茶、烘青、白茶以及许多名茶,都要求显毫。但这可不是断定好茶的标准。

以绿茶来说,绿茶鲜叶经过杀青、揉捻、一部分的茸毛脱离,沾附在茶叶的表面,成茶冲泡过后,茶毫溶于茶汤中,茶毫中丰富的氨基酸以及其它的有效成分,从而也增进了茶汤的香气和滋味。比如越是高档的名优茶(君山银针、碧螺春)的茶汤滋味越醇厚,香气也越高。

而乌龙茶(铁观音,大红袍)普洱茶,黑茶、白茶(寿眉,贡眉,白牡丹)等这类茶在采摘制做时,要要求采摘开面叶为料,大多较为粗老,太嫩了反而做不出来这等风味。

从这一点上来看,茶毫越多茶越好,茶毫越多的茶品,鲜爽度也会更高一些。但是茶毫也并不是评判茶叶好坏的唯一标准。茶叶的品质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茶毫的多只能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征之一,却决不是评判茶的唯一标准。

茸毛对茶叶品质的形成有着怎样的关系?

茸毛越多茶芽,往往是茶树品种特性的表现,不仅对茶叶的外形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幼芽和优质茶叶的标志。茶叶茸毛中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成分均极显著低于茶身中的含量,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茶身中的含量。

芽叶茸毛多,对大多数茶类说是一个优质性状。幼嫩芽叶茸毛多,制出来的茶叶多具毫香,毫多的干茶鲜爽度也会高一些。但是茶叶上茸毛的多少并不是判定茶叶质地好坏的唯一标准。

茶叶的品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单单是要看茶叶的茸毛、茶叶的嫩度。茶毫多或者显毫是某些干茶茶品的特点之一,我们可以去欣赏它,但也无需过分追求。

广西千年野生古树茶“祭茶”盛典引狂欢


近日,广西百色隆林彝族举办了一场2017年千彝古茶·隆林千年野生古树茶开采祭茶活动,呼吁保护野生古树茶资源,弘扬了彝人爱茶、护茶、喝茶的传统文化,带动当地茶业经济发展与茶农增收。

祭茶仪式

相传一千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彝人首领率部族翻越金钟山脉至斗烘坡,劳苦疲惫间,忽在山林发现一株叶茂芽粗的茶树,众人取芽嚼之顿感精力旺盛,便将这棵神树郑重保护,虔诚相信只要人树相依就能长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朋自远方来,这样一场古老的祈福仪式过后,静下心来煮上一壶野生古树茶迎客会友。茶友们聆听着悦耳的古筝乐,探讨野生古树茶的独特茶道。彝族人民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将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贯穿其中。千彝古茶的蛋白质、果胶物质、氨基酸均高于普通茶叶,更有高纯度的茶黄素保证了茶汤鲜亮,高含量的茶多酚赋予茶汤久放不坏的卓越品质,经常饮用对保健身心、抗氧化衰老和延年益寿大有益处。

主办方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

在喜庆的日子里,长桌宴是彝族人用来款待远方贵客的一种方式。傍晚,彝族村民们用自家的黑山羊、山猪等原材料制作出一道道特色的家乡美食,为每一位宾客倒上了自家酿制的米酒,全体宾客端起酒杯唱起激昂的祝酒歌,尽显宾主尽欢的欢乐氛围。

火把节/篝火晚会

酒足饭饱过后,便是独具彝族风情的火把节。众人穿上彝族民族服装,携手环绕着熊熊篝火,在广阔的大山脚下载歌载舞一路欢声笑语。最让人措手不及的抹黑脸仪式则是彝族人民对远方宾客的诚挚祝福。

东盟旗袍总会百色分会的曾会长这次带领了十几位协会成员共同参与活动。她认为茶文化与旗袍文化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今后努力将两种文化进行结合起来让它们更能发挥光彩。

还有来自南宁的陆老师约上十几位茶艺爱好者一同前往,在采访中她提到:第一次接触这种有意义的祭茶民俗活动,感受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通过此活动起到纽带的作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本次旅行茶友们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茶叶拼配的秘密你知道多少?


从茶叶这个行业来说,拼配既是最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也是行业内的百年企业形成自己经典产品的“武功秘笈”。同时,拼配还是最能让我们记忆行业内一位位大师个人风格的技术门道。

有了拼配,茶叶才会有口感的圆融交汇;有了拼配,茶叶才会有香味的层次叠进;有了拼配,茶叶才具有了性格和生命力。我们甚至可以说,拼配是茶叶最大的魅力所在。

今天笔者在此所说的拼配,是中国各大茶类真正基于工艺标准之上的拼配。

关于拼配的三层解释

如果引用教科书中的定义,拼配,就是指通过评茶师的感官经验和拼配技术把具有一定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拼合在一起的作业。这是一种常用的提高茶叶品质、保证产品延续性、扩大货源、增加数量、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方法。

而在现实生活中茶叶的拼配技艺,则是真正决定其风格和品质稳定的基础,是中国茶制作过程中一道特殊又重要的工艺,是提高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科学而精致的拼配,加入等级接近优势互补的调剂茶,我们才能获得有产量的品质稳定、质量上乘的成品茶。

茶叶拼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口感的层次和饱满度,所以拼配之后的茶才会有更出色的表现。现今中国的六大茶类中,几乎所有产品都要经拼配这一过程,才能最终定论。而只有最出色的制茶师,才能让拼配后的茶叶品质出现风格和高度,成就一个个经典也造就名牌。

关于拼配的经典范例

国内:许多人对拼配最早的认识,来自普洱茶家族中一些名庄茶品的介绍——宋聘号、同庆号、福元昌号……它们在流传于世的档案记录中,各自有自己的口感和风格,并被趋之若鹜,到现在还广受议论,甚至在各大国际拍卖行的专场拍卖中创出价格纪录。而它们之所以拥有跨越时间的魅力,其原因就是作为技术核心,造就茶叶口感、香气、滋味之奥妙的拼配技艺起了决定性作用。

国外:国外的著名产茶区,茶叶拼配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在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产地的斯里兰卡和印度(另一大产地是中国祁门),一般都会有产地茶和混合茶的红茶分类,而所谓“混合茶”,又可分为“混合调配茶”与“混合调味茶”这两类。其中的“混合调配茶”就类似于国内的茶叶拼配,是需要将不同产地的茶叶根据不同比例调配,才精制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茶。

关于拼配的现实意义

在前面我们说了,现今中国的六大茶类中,几乎所有产品都要经拼配这一过程,才能最终定论。而各个茶类的拼配都有着不同的现实意义,而普洱的拼配则是为了不变的经典。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普拼配核心目的:普洱茶拼配的最大意义,就是要更多表现其丰富的口味和多层次的风格。

从消费市场的角度讲,过去商品茶的拼配和现在做品牌茶的拼配的确有很大不同,以前首要考虑就是原料的综合利用。而现在做品牌,往往就不只是为了追求产量,而是企业确定需要的风格后,根据产品的需要去采购原料。现在品牌离渠道近了、离消费者近了,可以得到直接的消费反馈来完善产品体系,就能更加照顾消费者的体验感受。这是时代的进步。

在生普的拼配过程中,制茶人的基本功和经验值对茶叶原料的选择与利用,对一款茶最终出品能否经得起市场也经得起时间考验是至关重要的,这也说明了制茶人的悟性、匠心和真正的实力。做产品是永远不能抄近路的,永远需要学习,永远处在变化中寻找不变的经典。

这些茶叶冷知识,你知道多少?


光是茶桌上的一些茶叶冷知识,今天给茶友们整理一份小清单,以备不时之需。

NO.1

好茶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入门级的茶友一般是见不得茶叶有梗的。绿茶确实茶梗很少,因为绿茶采摘时讲究的是鲜嫩,嫩茶叶自然没有梗。

但对于乌龙茶、普洱茶、黑茶而言,在采摘时都要求是成熟的茶叶,所以茶梗的出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而且好茶也是应该有梗的,无论是压制还是口感,都需要茶梗的存在。

哈哈,你信或不信,梗就在那里。而且国标对于黑茶的含梗量有着明确的规定,例如要求茯砖茶的含梗量在15%到18%之间。

NO.2

Black到底是红,还是黑?

众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万万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tea”。

那嘛,问题来了!是我英文学得不好吗?还是外国人对茶不了解?其实是这样滴,红茶、绿茶是比较早出口到欧洲的,当时的红茶品种外形颜色偏黑。外国人自然而然就因外形特点而称呼它为“Blacktea”了。

那么问题又来了!我们中国地大物博,红茶就叫“Blacktea”了,呵呵~黑茶拿来干嘛?

NO.3

红茶越浑越好?!

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红茶的茶汤在冷掉后经常会变得浑浊起来。浑浊并不是一个玄妙的现象。

我们要走近科学——这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鲜爽度更好的高等级红茶,冷后浑的现象会更常见。

NO.4

“金花”的真身其实是真菌

通常只有美腻的事物,才会被叫做金花。黑茶中的金花自然也不例外。它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就是一朵朵金色的小花,在黑茶的衬托下更加耀眼了。

茶痴们对此肯定早已了解,但小白们就会很奇怪“金花”是什么呢?它其实是一种真菌,叫冠突散囊菌,因为长得像花,所以还有金花菌这个别名。

“金花菌”除了能改变茶叶的“发香”特点,还有独特的对人体有益的功效,很受茶痴们的喜爱。

NO.5

红茶?乌龙茶?傻傻分不清楚!

“大红袍”光是听起来就红彤彤的,很红茶的感觉,实际上却是乌龙茶;而“安吉白茶”这个名字更容易迷惑茶友,一定要谨记: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安吉白茶是绿茶。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毛尖茶”也容易让人乱入。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还有一个“东方美人”茶,它可是“以假乱真”的高手。不能简单地从名字下手,而是从口感出发!它发酵重,口感、滋味与红茶匹配度颇高,却是实打实的乌龙茶。

NO.6

黄片不都是垃圾!(不是那个黄片)

在茶界,黄片向来不受茶友们的待见。因为它要么是高级茶叶中筛选出来的剩料,要么是茶农舍不得喝当年的新茶,就用很老的大叶片来做点茶自己饮用,为了只是让水里面多一点味道而已。

只为了让水里多一点味道?这简直是对茶叶最大的轻薄了好嘛。但由于制作黄片的工艺是符合标准的,本着勤俭节约的精神,还是可以偶尔泡来随便喝喝的。

黄片本身的滋味会有欠缺,香气也有所流逝,所以甜度会较为明显,喜欢喝偏甜口感茶的女生可以小试一下哦。

NO.7

茶泡沫可以减肥?!

泡茶时,茶泡沫干净丰富的茶叶是比较好的,这表示该茶叶内质丰富,无疑对人体有益。不过,也有可能是由干茶中的杂质造成的,所以要选择质量过关的茶叶哦!

茶泡沫主要是由茶皂素引起的,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阻碍胰脂肪酶的活性,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从而有减肥的作用。

NO.8

叶底贴脸上,就是祛痘好帮手!

茶叶具有消炎的作用,很多药物或护肤品用它的提取物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使用前一定要检测自己是否会对其过敏哦。

如果没有过敏的担忧,那么生活中泡过茶叶的叶底就有大用了!顺手拿起几片叶底贴在长痘痘的地方,就可以发挥祛痘的作用啦。至于效果是否显著,那就看人品咯。

选择活性好,柔软有弹性的叶底效果更佳。想到叶底还能拿来这样妙用,是不是更爱喝茶了呢。

茶的寓意,你知道多少?


茶有一道、二悟、三友、四气、五性、六味、七情、八难、九香、十德之说,这些茶的寓意,你知道多少?

茶有一道

茶之道,如人生之道。品尝佳茗和品味人生相提并论,以茶道来省悟人生之道。

茶有二悟

一杯茶,由苦而甜,而后回味绵长,人生亦如此。拿起,放下。拿起是为了生存,放下是为了生活。

茶是三友

饮茶以客少为贵。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茶之四气

一曰生气: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动,心情得以宁静,生气之时意大矣;

二曰灵气:茶气要鲜活,有流动的感觉,称之为灵气;

三曰正气:茶气不偏不倚,平和中庸为正气;

四曰意气:茶气要有一种慷概激昂的意气在,这是对茶的要求,更是对茶人的要求。

茶的五性

清:形神俱清;洁:品质高洁;和:温和脾胃,润五脏;长:长养精神,益气生津;舆:提神醒脑,养生益智;

茶之六味

轻:入口轻扬,过舌即空;甘:后味回甘;滑:口感滑爽;嫩:无粗老之感;软:无生硬之感;厚:无淡薄之软。

茶有七情

喜:使人心情愉悦;爱:茶德仁,但‘哀而不伤’;幽:发人幽情;寂:使人生空寂之情;淡:使人有澹泊之志;真:发人真情。

茶之八难

一造、二别、三器、四火、五水、六投、七瀹、八饮。

采焙不精,非造也;辩形认色,非别也;镂金刻玉,非器也;幽暗无明,非火也;粗老濁重,非水也;不知茶時,非投也;不谙茶理,非瀹也;吸香啜味,非饮也。

茶有九香

一清、二幽、三甘、四柔、五浓、六烈、七逸、八冷、九真。

干茶清香、点茶香幽、壶盖香甘、沦茶香柔、盏底香浓、淋壶香烈、注茶香逸、凉后香冷、茶汤香真。

茶终十德

晚唐刘贞亮将茶道精神称之为茶德,即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其实,不管有多少寓意,回归于饮茶本身是不是一件更快乐的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