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南方之嘉木” 由南向北的文化征服

发布时间 : 2021-09-28
潮汕的茶文化之美 嘉木普洱茶

潮汕的茶文化之美。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茶,南方之嘉木” 由南向北的文化征服”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茶,南方之嘉木” 由南向北的文化征服”相关知识!

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俗语里,茶虽然排在最后一位,但它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中却牵动着重大的历史进程。

是的,也许很少人想到,通过贸易、宗教与文化交流,这片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小小树叶,它不但征服了世界上大大小小的民族,还促成了美国的诞生,推动了英帝国的崛起,加速了清帝国的衰败。

可以说,茶叶之路就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之路。茶,已经成为中国这个茶叶帝国的一种象征

生于南方兴于南方的中国茶

唐代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树原产于中国的西南部,云南等地至今仍生存着树龄达千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树。四川、湖北一带的古代巴蜀地区据历史记载是中华茶文化的发祥地。

沿隋唐大运河北上的茶文化

隋唐大运河促进了南北两地的沟通,使北人与南人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风俗习惯也互相影响。没有这以社会背景,饮茶之风的北渐之路恐怕是漫漫无期。中唐以后,唐政府越来越倚重江淮漕运,运河发挥的社会作用也越来越大,南北各地加速了文化融合的进程,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直到盛唐,北方百姓才较广泛地接受饮茶文化。

繁荣的唐宋经济与中国茶文化的成熟

唐代以前,我国经济重心一直在北方,南方的经济文化均落后于北方,但这种局面在中唐已逐渐改变。入宋以后,南方经济文化迅速崛起,南北经济差距首次有了重大改观,宋代东南地区已成为新的文化重心。需要指出的是,经济与文化一方面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文化的发展要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布罗代尔也指出,植物饮料的机遇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的机遇。唐宋茶文化的扩展一方面以南方文化的迅速发展为背景,而一方面也与茶业经济的发展有本质联系,不能单纯归结于南方文化的崛起。

茶文化精选阅读

茶由南向北的传播:语言痕迹考察(上)


在中国,茶产在南方,饮茶习俗从南方传播到北方,这是没有疑问的。茶叶主要生长在北纬35度以南地区,在我国现在的主要产茶省区都是在南方,如海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江苏、陕西、河南、山东、西藏和台湾。现在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等地发现了野生茶树。也许是云南一带植被保存得好,在云南思茅地区的镇源县九甲区和平乡千家寨发现数千亩面积的野生茶树林,在云南勐海巴达大墨山密林中发现有一株高32.1米,胸围2.9米的野生茶树,估计树龄有1700年,号称茶树王,而澜沧县邦威的过渡型茶树王的树龄约1000年,勐海县南糯山的栽培型茶树王的树龄则大约有700年。

本文想着重指出的是,茶首先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被利用,之后才传入长江流域的汉族地区,之后经过汉族地区才又传入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过程在语言中留下清晰的痕迹。

原茶与众多的茶词汇

现在我们一谈到茶往往指的是山茶科(Theaceae)多年生的常绿植物茶树(CamelliaSinensis)的嫩叶加工后的产品,以及使用这种嫩叶做成的饮料。但是看来这只是后来的现象,而在开始的时候人们还采用许多植物的叶子来煮作食物,尤其是在原始采集经济时期,所采摘的植物叶子种类更多。这就是原(始)茶。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人们发现少量植物的叶子所烹煮出来的食物不仅仅带来充饥的效果,还于人们的其它感觉有所裨益,于是才慢慢地集中到使用几种植物的叶子制作专门的食物尤其是为了某种需要而饮用的饮料,如今天的药茶(代茶饮)。在中国,人们筛选出来的就是山茶科植物,也就是现在通常所说的茶,一般把它称作真茶。

真茶一词,始见于晋代人张华的《博物志?食忌》中,他说:饮真茶令人少眠。这句话之前是人啖豆三斗则身重行止难,啖榆则眠不欲觉,啖麦令人多力健行,之后是解毒的几种药物:人常食小豆令人肥肤粗燥,食燕麦令人骨节断解,人食燕肉不可入水,为蛟龙所吞,人食冬葵为狗所啮疮不差或致死,马食谷则足重不能行,雁食粟则翼重不能飞。而饮真茶令人少眠,言外之意是当时的茶有许多种,它们属于非真茶,亦即原茶。

《桐君录》中说:凡可饮之物,皆多取其叶。天冬门、菝葜取根,皆益人俗中多煮檀叶并大皂李作茶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西晋陆玑《诗疏》说: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郭义恭《广志》说:以茱萸煮脯胃汁,谓之曰茶。唐人孟诜《食疗本草》说:(茗叶)煮取汁,用煮粥良,市人用槐、柳初生嫩芽杂之。

汉字中有许多涉及到与茶有关的字词,唐代人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说: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此外还有荼、瓜芦(皋芦、过罗)等。木茶是茶的另外一种写法。

荼:荼在先秦文献中有很多意思,但是常见的是指一种蔬菜,即人们常常提及的《诗经?邶风?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意思近似于今天民歌中唱的只要爱情在,不怕吃酸菜),也是基于荼是苦的,后来才引申出痛苦的意思,如荼毒、荼炭、荼酷等。既然荼菜是苦的,为什么人们还要吃呢,只能理解为当时人们对荼菜有某种偏好,有一种观念在支持。

木荼:《集韵》:荼、木荼、茶,茗也。

荈:《三国志?吴韦曜传》:或密赐茶荈以当酒。

茗:晋人郭璞注《尔雅》槚:苦荼的时候说: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洛阳伽蓝记》:杨元慎含水噀,陈庆之曰:菰稗为饭,茗饮作浆。杜甫诗:茗饮蔗浆携所有。同时,茗还指一种香草,《述异记》说:巴东有真香茗,其花色白如蔷薇。《南方草木状》:耶悉茗,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

槚:《尔雅?释木》:槚,苦荼。

蔎:一指茶,见于《茶经》。二指一种香草。

皋芦:不同的文献又写作瓜芦、过罗、高芦、过芦、洛芦、哥芦、物芦,有的地方称为苦丁、苦[艹/登]等。

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词汇,一般认为是对不同时间采摘的茶叶的称呼,如郭璞说的早采为茶,晚采为茗,槚:苦茶等。即使是这样,对其他字词还是没有解释。当然诧姹也许就是茶的最早记音形式,因为茶字大约在唐代才出现。造成这么多的茶词汇的出现,我们认为有几种可能,一是真茶出现之前各种原始茶,或近似茶的名称;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词汇中有非汉语成分。唐人陈藏器《本草拾遗》引南朝人沈怀远《南越志》谈到茶的时候说:皋芦叶似茗,味苦涩,土人以为饮,南海谓之过罗,或曰物罗,皆夷语也。(李炳泽按:物罗也许是构罗的误写)。清人彭帮鼎在《闲处光阴》中说:六经无茶字,窃意产茶之地,在古皆在蛮夷,时既无其物,安得有其字?考茶字六义无所取,想即蛮夷所造之字欤?他们的这些话是值得考虑的。

对于皋芦是不是茶树,在茶学界一直有争论,认为不是茶树的人说皋芦只是在形态特征上象茶树,人们用它只是茶叶的一种加强剂或代用品。文献中也大多说皋芦似茶,如《隋书?经籍志》引《桐君录》记载,说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亦通宵不眠。李时珍则说皋芦,叶状如茗,而大如掌,揉碎最苦,风味比茶不及远矣。今广人用之,名曰苦[艹登]。当代有人考证认为是冬青科的大叶冬青,其儿茶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极低。而主张皋芦是茶树的人则认为它是茶树的变种,尽管氨基酸含量低、茶味极苦,但是多酚类、咖啡碱含量特高。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古汉语中关于茶的茗和蔎两个词同时还分别指两种香草,只是我们暂时还不清楚,它们在古代是否是因为香才被采摘来煮汤喝的。唐代诗人元稹有一首宝塔诗《七字诗》是专门吟咏茶的,其中谈到茶的一些特征,如: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钅兆煎黄蕊色,宛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人岂堪夸!这首诗押a/ua/ia韵,说明那时候茶读音与现在相近。香叶看来不仅仅指真茶,还有可能是原茶,就象上文谈及的茗蔎同时指茶又指香草一样。碾雕白玉,罗织红纱则说明还不是泡茶,而是擂茶。

中国是世界上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国家。从习俗、语言和汉文献上记载来看,茶的食用是从把它当作一种蔬菜开始的。云南景颇族说茶是一种叶子煮的粥(pha?31lap31)。汉字的茶是否与上古的荼有直接的关系,历来有争论,但是看来不能说没有关系。可以说荼是茶的前身之一。对荼和茶的关系,古人大多认为是荼减去一横就是茶,其实不那么简单。我们觉得,首先荼和茶的给人的味觉上都是苦,其次是古代荼羹与后来的茶羹相似,甚至是一脉相承,只是用料改变了,荼羹逐渐衰微,而茶羹逐渐兴盛;更重要的是,从汉末开始,荼有读da/jha的时期,而茶在那时也可能有近似的读音,这在保留较多古汉语色彩的闽方言、粤方言中茶的读音所暗示[1]。当时翻译梵语佛经的时候,也常用荼来得音译梵语中的da/jha,如荼毗(Jhapeti)、曼荼罗(Mandala)、半荼迦(pandaka)、荼吉尼(dakini)等[2]。

在真茶出现之后,这种不使用茶叶来制作饮料的原始茶还继续发展,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医疗手段,即现在的代茶饮或药茶。苗语西部方言借汉语的茶(chua)指汤药,而使得原来的药(gua)专门指未经煎熬的草药,就是基于这种背景。明代人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茶》中说:凡所饮物,有茗几木叶、天冬门苗、菝葜叶,皆益人。余物并冷利。俗中多煮檀叶及大皂李叶作茶饮,并冷利。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也。今人楮、栎、山石凡、南烛、乌药诸叶,皆可为饮,以乱茶云。说明药茶和原始茶与真茶一起发展。

茶,南方有嘉木


关于茶,我有一个茶与文学很深刻的记忆:《红楼梦》中老太太来到栊翠庵,说我不喝六安茶,妙玉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这个花絮,很多人有各种猜测。有的说老太太想在妙玉这个昔日富家千金面前摆个架势,没想到被妙玉软顶了一下。有的说老太太曾经来过栊翠庵,不惯六安瓜片的口味,而妙玉很细心的察觉了。

一部小说《南方有嘉木》,写尽“茶的清香与爱的纠缠”,可见茶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饮茶起于中国,在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上层的达官贵人品茶可以极近精致,下层市井百姓的大碗茶也可以喝得通透舒坦。茶传到日本,有人说是日本把茶道发展成了极其繁复庄重的仪式,而在中国,一方面在皇家珍藏中发展了茶具的艺术,另一方面在读书人中成长了茶的高洁情趣。文人说保留茶之真味,拒绝任何添加,留下一盏轻扬芬芳。《茶经》赋予了茶的知识性地位,并整理了茶道的规矩,这一点,陆羽功不可没。

六安茶和老君眉都是中国的名茶,前者是绿茶,后者是红茶。妙玉独崇六安茶,品的是茶中的清冽高洁,而老太太却更爱老君眉,则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红茶解腻更温和些吧。中国的茶就是这样,无论你身处哪个阶层,无论是牛饮还是细品,每个人都有关于茶的滋味。

茶马古道:征服世界屋脊的文化之脉


在中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着一条完全由人和骡马踩踏而成的古道,它从云南、四川进入西藏,一直延伸到尼泊尔、印度,直抵西亚、西非红海岸。千百年来,成群结队的马帮从这里走过,将茶叶销往藏区,留下了缕缕茶香。这条古道就是神秘的茶马古道。

今年是茶马古道命名二十周年。1990年,六个年轻人100多天的徒步考察揭开了这条古道神秘的面纱。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六人中的陈保亚,他向我们讲述了发现茶马古道并为其命名的经过。

发现茶马古道

1987年7月,云南大学的年轻教师木霁弘和他的大学同学徐涌涛一起到金沙江边考察方言,在和当地人的聊天中,听其中一个人说他曾赶马到过印度。他们要亲眼看一看这条路。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们来到塔城一条石板铺就的道路上。这条小道仅有一尺多宽,据说顺着这条古路可以从维西走到德钦,再从德钦进入西藏,然后到达印度。但当时他们不太相信,这条不起眼的小路能通向遥远的印度。

后来,他们来到一个叫塔村的地方,那里的历史遗迹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古道的问题。在唐代,吐蕃和南诏的军队曾在塔村进行过几次大的战争,贞元十年(794年)正月至三月,南诏不失时机地突袭了神川铁桥,摧毁了吐蕃在神川的大小堡垒,迫使吐蕃势力退出南诏,守居在神川以北今云南迪庆州中甸、德钦及川滇边界一带。战争结束后,南诏和唐朝军队把铁桥熔化,铸成了一个铁柱以表奇功。木霁弘他们看到这些历史遗迹时,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必然会耗费大量的兵力,那些参战的士兵是怎样到达这里的呢?是不是真有一条神秘的古老通道?

公元前138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大月氏,在大夏见到了筇竹及木棉布,经询问得知,西亚有一条商路经身毒(印度)通往云南和四川。张骞被囚十年之后,回到汉朝,向汉武帝禀报了西域诸国的各种情况,并告诉他,汉域版图中的云南及四川同印度、波斯有着商贸往来。张骞推测的这条蜀身毒道(云南、四川通往印度的古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一些学者称作“南方丝绸之路”。但木霁弘和徐涌涛认为,丝绸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大西南同外界商品交易的主体。然而,在西南地区,什么才是这条古道主要的贸易商品呢?木霁弘在采访当地的一个叫松秀清的老人时了解到,中甸现在还流传着茶会的古老习俗。茶会就是一个以茶为媒,男女青年一块唱歌跳舞的聚会。“既然当时是拉茶赶马的,我们能不能叫茶马之道?”木霁弘后来回忆说。

通过对一些史料的研究,他们认定,在历史上的确存在一个专门进行茶叶贩运的贸易通道,而他们所见过的小道正是这条通道的一部分。随后在一本书的序言里,他们第一次提出了“茶马之道”的说法。然而,这种说法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

1990年7月,木霁弘、陈保亚、徐涌涛、王晓松、李林、李旭六个年轻人,拿着从中甸县志办申请来的6000元经费,带着一队马帮,牵着猎狗,从云南中甸北上到西藏昌都,再向东横穿横断山到四川康定,最后回到中甸。他们要印证茶马之道的真实存在,并在沿途进行一些学术考察。

他们这次行程经受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随时都要面对死亡的危险,深山的洞穴中,陡峭的岩石下,一堆堆白骨,提醒着他们行走此路的艰难。最后,他们用三个多月的时间,步行两千多公里,翻越几十座4700米以上的大雪山,跨越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数十条激流险滩,对滇、藏、川大三角地带的语言文化作了系统的考察,收集记录了近百万字的资料,拍下了三千多张纪实照片,录下上百盘民间故事和音乐磁带,采集了上千个实物标本。

考察结束后,他们把亚洲大陆上这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古道网络命名为茶马古道,而他们则被人称作“茶马古道六君子”。那么,这条存在了千余年的中国西南贸易通道是怎么形成的呢?

征服了世界屋脊的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主要的线路有两条,一条是从云南的思茅、普洱等地出发,向北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的邦达、昌都、洛隆、林芝、拉萨,再经由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向西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它们的起点都是盛产茶叶的地方,主线的沿途还会延伸出无数支线,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滇藏川大三角区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其实,很久以前,中国西南大三角地带的人就已经通过山间古道互相来往了。这里的地理情况十分复杂,山道险峻曲折,货物的运输只能靠骡马、牦牛驮和人背的方式,于是,在中国内地和西藏地区之间出现了很多靠人和马的脚力踏出的马帮古道。

在这些马帮古道上运输的物品,除了丝绸、蜀布以外,最重要的物品就是盐。盐作为人们常年生活的必需品,并不是每个村寨都有能力自己开采,很多村落都必须到很远的地方去获取,因此,以某个盐井或盐的集散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盐运马帮古道就形成了。

大约在唐代,茶传入藏族地区。据《藏汉史集》记载,松赞干布之曾孙都松芒波杰说,“在我患病期间不思饮食,只有饮用小鸟衔来的这根树枝泡的水比较奇妙。它能养身,是一种治病良药。”从中可以看出,茶在传入藏族地区后,最初是被当作保健药物使用的。

到了唐末,茶逐渐成为藏族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与藏族人的饮食结构有关。藏族人在高寒、缺氧的气候下,为了御寒,日常所吃的多为牛羊肉、糌粑、奶制品等油脂重、不易消化且缺少维生素的食物,而茶叶成分正好弥补其不足,起到了提神化食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藏族形成了对茶的全民依赖,一句藏族谚语最能反应出藏族对茶的依赖到了何种程度:“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意思就是“茶是血!茶是肉!茶是命!”

但最大的问题是,西藏地区本身并不产茶,只能通过贸易获取。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在河西及青海日月山一带就已经开始茶马互市,茶叶被大量运往藏区。藏族人对茶的依赖使马帮古道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为了满足西藏地区的人们对茶的常年需求,那里的人就必须穿越横断山向茶叶生产地远征,茶马古道最终形成。

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中,至今还保留着大量时代久远的古道遗迹,如众多的摩崖石刻、玛尼石堆,甚至石头上都有很深的马蹄印和拐杖的痕迹。

而这条古道上的通语西南官话则从语言的角度见证了茶马古道当年的繁荣。六君子在当年的考察中发现,横断山深处一些极为偏僻的山村和草原,如加郎村,那里的老百姓对内地知之甚少,但其中一些人却能讲一口娴熟的西南官话。西南官话能在茶马古道上形成通语,只有在古道上的马帮足够多,语言和文化得以深刻接触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一句“你喝了没有”,可以从云南、四川一直问到西藏,甚至是尼泊尔等地的人都能听得懂。

一座“活着的茶马重镇”——丽江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通行里程最长的古代商路,总行程在万里以上。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走完全程。古道沿途的很多商品集散地、中转站就成了滇川藏各地马帮行走茶马古道的起点或终点,如丽江、拉萨、雅安、昌都等。其中,丽江古城因保存最为完好,被誉为是“活着的茶马重镇”。

丽江位于滇川藏的交接点上,“踞全滇之上游,通巴蜀之要塞”,“外控蕃藏,内敝滇西”,“自内地入藏,必以丽江为正路”。历史上的滇川藏贸易及宗教、民族文化等的交流都在这里汇集。据《三国志》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纳西先民就同巴蜀汉商交换布、帛和盐、铁、畜产品;唐、宋时期与西藏吐蕃及南诏大理国的交往更加频繁,《云南志》中有博易三千二百口大羊的记载,在被誉为纳西族百科全书的《东巴经》里,也有“‘聪本’(藏商老板)马帮九兄弟,赶着九十九个驮子来”的记述;到了元、明和清初,丽江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市场上充斥着从各地赶来的和在本地做生意的马帮。

从清初开始,经济逐渐发达起来的纳西族地区与邻近藏区的物资贸易十分兴盛。清嘉靖年间,丽江纳西族中的“藏客”崛起,开始大规模前往西藏经商。从那以后,丽江人就把那些赶着马帮前往西藏做生意的人叫做藏客。很多纳西商人到藏区经商,以专销内地茶叶、丝绸、铜器皿为主,较大的商号有牛家的“裕春和”,赖家的“仁和昌”,李家的“永兴号”等,后来发展到30多家。到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户达1200家。

与此同时,西藏及各地的商家也纷纷到丽江设店开号,丽江逐渐成为各路马帮的中转站,在这里,大多数商号和马帮能办好一切所需的货物。据《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初步统计,当时每年来往于丽江、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二万五千驮之多。

随着大量马帮的蜂拥而至,古城的积善村中段还专门形成了卖马草的场地。古城中的马店也随之兴旺起来。马帮的兴旺为丽江人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文章来源:人民网)

生于南方兴于南方的中国茶


美丽的传说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同时他也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处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其中的汤水,却惊奇的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得出了这种植物能够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的透明的肚子,但凡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这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转化为茶的发音。

来自巴蜀的最初记载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着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这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所能够看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靠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长江流域的文物明证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与茶相关的古代文物,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提供了明证。

近年来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瓷器中,有壶、盏、杯、碗等器具,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器物当属世界上最早的茶具。这说明东汉时期饮茶已渐渐普遍。湖北省江陵县的西汉古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些作为陪葬品的茶叶;湖南省的长沙马王堆中也曾出土过一只刻有茶字的青瓷瓮,这被考古学家推定为是人们用来贮存茶叶的器具。这表明在距今2000年前,南方王族已开始烹煮饮茶。

饮茶风气兴于南方我国何时开始流行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①。尚未见饮茶。......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只在南朝风行,北朝尚未以之为怪也,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摘自黄现fn着《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注①:原字是酉旁加也,既左酉右也。

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q《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jiǎ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茶字的由来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茶叶原产地溯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小小茶叶征服世界


茶真是神奇的东西,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民族都被这小小的树叶征服了。

我见过土耳其首都大街上背着铜壶穿梭在人群中卖茶的情景,当卖茶人弯腰倾茶入杯的那一刻,我意识到了茶对于这个国家多么重要。

茶之伟大,在于它把人生艺术化了,虽然只是在品茶那一会儿,但那片刻的优游用周作人的话说可抵十年尘梦。我曾欣赏过日本人繁复而精致的茶道,但我觉得北京的胡同里蹬三轮车的车夫蹲在树阴下,拧开泡着茉莉花茶的玻璃瓶,微啜一口时,那才是茶的伟大境界。

茶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既可以解渴、提神,又可以优游寻梦。它把实用和艺术,雅与俗连成一片,消解了其中的界限,因此茶也打破了各阶层人之间的界线,在上至王侯下到屠夫那里得到了广泛的共鸣。在茶面前,英国女王的下午茶与成都茶馆中老媪的盖碗茶是平等的。都是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体会永恒。

从阿拉伯人那里,西方人知道了茶。自从1606年荷兰人首次将中国的茶输往欧洲,欧洲人就被茶迷住了,乃至于需求量越来越大。到了18世纪-19世纪,茶叶竟成了中国与西方贸易的核心产品。仅以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例,1765年-1794年的30年中,他们进口的中国茶叶占其贸易额的75%以上,19世纪上升为90%以上,最后,茶叶成为其唯一的进口商品。

18世纪,荷兰进口中国商品总值的70%-85%是茶叶。

对于美国,可以这样说,若没有茶,有没有美国就难说了。我们知道独立战争把美国从英国的殖民地中解放出来,而独立战争的爆发是起源于波士顿的倾茶事件。简单地说就是1773年英国殖民当局要收茶叶税,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爆发了冲突,他们爬上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将342箱茶叶倾入大海。英国当局派兵镇压,于是爆发了独立战争。1776年,英国人投降,美国诞生。

南方的中国茶


美丽的传说

陆羽《茶经》里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是茶的发现者,同时他也是传说中的发明药物来治疗疾病的人。

神农氏为了辨别草物的药理作用,曾经亲口品尝百草。有一次他在野处考察休息时,用釜锅煮水,恰巧有几片叶子飘落进来,使锅里的水变成黄绿色。神农氏不以为意,喝了一点其中的汤水,却惊奇的发现,这黄绿色的水味道清香,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农氏得出了这种植物能够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和利尿解毒的作用。

至于“茶”的名字的来源,也和神农氏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长着一个玻璃一样的透明的肚子,但凡是吃进肚子里的食物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能够知道这种食物对于身体的利弊,这也是他多次中毒不死的原因。他喝了黄绿色的水这后,看见这种水在肚子里流淌,所到之处,把肠胃擦洗得干干净净。于是他就把这种植物叫做“擦”,后来就转化为“茶”的发音。

来自巴蜀的最初记载

在周武王伐商灭纣时,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部落就把茶作为贡品敬献给周武王。晋常璩著的《华阳国志》中记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这师,……茶蜜……皆纳贡之。”武王伐纣的时间约在公元前1066年前后,由此可见,中国有明确记录的茶事活动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的历史了。

现在所能够看见的文献资料里面,有着确切的茶的记载的,最早并且最可*应该是汉代王褒所撰写的《僮约》。这篇文章写作的时间是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是茶学史上重要的文献。其中的“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说明“荼”已经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项,并且是用来待客的贵重之物,饮茶已开始在中产阶层中流行。

长江流域的文物明证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与茶相关的古代文物,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观点提供了明证。

近年来在浙江省上虞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瓷器中,有壶、盏、杯、碗等器具,据考古学家判断,这些器物当属世界上最早的茶具。这说明东汉时期饮茶已渐渐普遍。湖北省江陵县的西汉古墓中还曾出土过一些作为陪葬品的茶叶;湖南省的长沙马王堆中也曾出土过一只刻有“茶”字的青瓷瓮,这被考古学家推定为是人们用来贮存茶叶的器具。这表明在距今2000年前,南方王族已开始烹煮饮茶。

饮茶风气兴于南方

我国何时开始流行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概为言之,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但多非史实。纵是史实,非加申述,亦不易明。《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刘源长《茶史》卷一)。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不足为据。《尔雅》有“苦荼”之句,世以《尔雅》为周公时作品,谬以为饮茶自周公始,不知《尔雅》非作于周公。不足为饮茶起始之证。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谓“晏子相齐,衣十升之布,食脱粟之食,五卵、苔菜而已”,以为饮茶(即茗)始于春秋时代。然《晏子春秋》亦非齐晏婴所作,根本难以成立。且万蔚亭辑《困学纪闻集证》卷八下云:“(槐按)今本《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作三弋五卯苔菜,考《御览》卷八百六十七引作茗茶,载入茗事中……”虽作茗,然既言茗茶,恐非茗饮之茗。故茗饮之事不见于经。世又以诗之“谁为茶苦”,为饮茶之证,不知此茶乃苦菜之荼,非“荼苦”之茶,不能张冠李戴。似此春秋战国恐无饮茶之风,故《周礼·天官·家宰第一》言浆人供王之六饮,一曰水,二日浆,三曰醴,四曰凉,五曰医,六曰酉①。尚未见饮茶。......自汉以后,饮茶之记载,时有所闻,三国时吴孙皓每饮群臣酒,率以七升为限,韦曜不过两升,或为裁减,或赐茶茗以当酒(《三国志·吴志·韦曜传》),以时茶茗,恐已为招待宾客之用,不然,宴会中,何以有茶?晋张华尝谓“饮真茶,令人少眠”(张华《博物志》),是晋亦有饮茶之风,所以茶茗之起,由来已久,宋裴汉《茶述》谓:“茶起于东晋,盛于今朝(宋朝)。”。《洛阳伽蓝记》谓饮茶始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所谓饮茶之风,开始于汉魏则可,盛行于汉魏则不可。因南北朝时,此风尚只在南朝风行,北朝尚未以之为怪也,何论于汉魏,关此《茶史杂录》引逸事两则如下:

齐王萧初入魏,不食羊肉酥浆,常饭鲜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萧一饮一斗,号为漏卮,后与高祖会食羊肉酪粥,高祖怪问之,对日,羊是陆畜之宗,鱼是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唯茗不中,与酪作奴,高祖大笑,因号茗饮为酪奴,他日彭成王掘献谓萧曰:“……卿明日顾我为卿设荼莒之餐(即鱼)亦有酪奴。”

萧正德归降时,元义欲为设茗,先问卿于水厄多少,正德不晓其意,答日:下官生于水乡,立身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坐客大笑。

由前之说,北朝后魏京师士子,见齐王萧饮茶,引为怪异,号为漏卮;由后之说,尤养特欲为萧正德备茶,则一为少见多怪,一非家常用品,最少足以证明其非普通用物,不然,亦非北朝鲜卑族用物,此时饮茶,恐限于某地,行于某阶级,实非普及民众,故只能谓为饮茶之开始时期。而饮茶风气之兴,始于唐代。唐代民众喝茶成癖。东坡诗云:“周诗记苦荼,茗饮出这世。”乃以今之茶为荼。自唐以来,茶以清头目,上下好之,庶民日饮数碗,确成风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注①:原字是酉旁加也,既左酉右也。

确实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饮茶的习惯是从中国传过去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饮茶就是中国人首创的,世界上其它地方的饮茶习惯、种植茶叶的习惯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国传过去的。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我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我们很多的遐想。

“茶”字的由来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茶”字。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彩纷呈,对同一事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茶叶原产地溯源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但是也有人能够找到证据指出,饮茶的习惯不仅仅是中国人发明的,在世界上的其它一些地方也是饮茶的发明地,例如印度、非洲。

1823年,一个英国侵略军的少校在印度发现了野生的大茶树,从而有人开始认定茶的发源地在印度,至少是也在印度。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的记载,都集中在西南地区,记载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国内,也有关于茶树的最早原产地的争论,有好几种说法。不少人认为在云南,有学者在认真研究考证以后断言,云南的西双版纳是茶树的原产地。人工栽培茶树的最早文字记载始于西汉的蒙山茶。这在《四川通志》中有记载。

普洱茶之文化


普洱茶之文化,台湾茶界知名学者邓时海先生谈到:在数百种茶中,普洱茶是最能代表我历史文化的产物。一是,普洱茶保有我国古代团茶古意盎然美的型态。二是,普洱茶除了与一般茶叶重视原料,制作保存之外,更讲究其时间年代,具有历史价值意义。三是,普洱茶具有其越陈越香独特的风味特色。四是,一旦喜欢上普洱茶,常常品尝,对其它茶汤会有难以入口接受之感。

普洱茶真为茶中之茶,也是中国茶历史文化的代表。普洱茶作为茶中珍品,上贡朝廷,还常作为礼品馈赠他国在普洱府治所在地宁洱镇,官府专门设有茶厂、茶局,统管茶叶的精工制作和上贡朝廷。清廷由於特别喜爱普洱茶,规定每年需上缴贡茶6万6千斤。在当时,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普洱茶的上贡朝廷,是由地方官吏负责组织的。进入清官后,与各地进贡的小叶种茶相比,茶味、茶性大不相同,来自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的大叶种茶,茶味特别浓厚,助消化能力特别强,性温味香,有医疗保健作用,这些特点,特别适合游牧出身、肉食为主的满清朝廷皇亲国戚的需要。於是,普洱茶系列中的女儿茶、团茶、茶膏等,深得帝王、皇族、将相的锺爱,一时间,宫中以饮普洱茶为时尚,有的泡饮,有的熬煮奶茶。朝廷所重,民间仿效,普洱茶在清朝时声誉大震。《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有买宝玉喝女儿茶助消化的描写。《宫女谈往录)(金易、沈义羚著)也提到慈禧太后喜喝普洱茶:老太后进屋坐在条山坑的束边,敬茶的先进上一盏普洱茶,图它又暖又能解油腻。普洱茶进贡清廷,至迟起於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应已岁贡。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谕》中就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文思茅通办承领办送字句。可知,那时每年都要采办普洱茶进贡朝廷。

云南地方向清朝廷进贡普洱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前後将近200年。本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还存放着清朝廷没有用完的普洱贡茶数吨,包括团茶、女儿茶、茶膏等品种。至今,北京故宫博物馆还保存当年普洱茶精品人头茶(人头形状的茶团)1个,重约5斤,形状完整,色泽鲜明。

清朝廷收纳的普洱贡茶,除了供皇宫享用和分送皇亲国戚外,还当作高级礼品馈赠外国使团。例如:公元1792年,英国特派前驻印度马德拉斯总督马戛尔尼勋爵为首的觐见团一行95人来华,以向乾隆祝贺80大寿为名,要求清廷增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允许设立租界,派驻公使,并送上大批寿礼。乾隆没有同意英方的要求。但作为礼尚往来,也回赠了大批:珍贵礼物,其中就有普洱茶和普洱茶膏。

西双版纳历代封建首领也把普洱茶视为珍贵之物。据(泐史)载: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为其妻(缅王之女)回缅省亲准备的礼物中,就有普洱茶4筒,每简5团,舆金银珠宝并重。普洱茶的生产历史悠久,由此便产生许多古老的传说,最具代表的是尊诸葛亮为茶祖,逭舆内地茶农尊神农、陆羽为茶祖有很大的区别。

每年农历7月23日诸葛亮诞辰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诸葛亮在整个茶事活动中,无所不在。首先是说种植茶树和采茶,都是诸葛亮教的。慢撤(易武)茶山传说,易武汉朝就有茶,诸葛亮南征时教绐采茶饮茶方法。蛮砖茶山茶农说,诸葛亮北归,当地的本人族要跟随而去。诸葛亮怕他们掉队,就叫他们夜里头朝下睡,马向南栓。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搞反了,头朝上睡,马向北栓,结果掉了队。诸葛亮回头见他们没有跟上,就撒下3把茶籽说:你们吃树叶、穿树叶吧!这样,本人族就留在茶山以茶为生了。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也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一天,诸葛亮突然不见了,找了两天才找到。诸葛亮不再收留,赏给他们1把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种茶为生。基诺族自称丢落,世代尊奉孔明。其次是六大茶山的山名,都跟诸葛亮的遗物有关。传说诸葛亮南征时,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遣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而得名。

清朝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这样的记载: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於攸乐,置铜猪於莽枝,埋铁砖於蛮砖,遣木梆於倚邦,埋马蹬於单登,置撤袋於曼撒,固以名其山。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象明乡西100里处)。

再次是关於茶王树的传说。六大茶山上,有许多义高又大的茶树,被称为茶王树,受到当地茶农的崇敬。每年新茶开始采摘之前,都要置办祭品祭祀茶王树,甚为隆重。传说有些茶王树是诸葛亮亲手种植。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遭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於此。普洱茶的历史久远,因而与之有关的文物古迹甚多,六大茶山的原始密林中,还遗存长满苔藓的茶山碑和各种雕刻,峭壁上刻有一幅骑白牛的茶农双手紧持圆饼茶高高举起的图象,这是古代以产圆饼茶为荣为喜的明证。壁画历经千百年,传代茶农依然不忘。最有名的是易武茶案碑,该碑文1100多字,记的是一椿茶案,故又称断案碑。该石碑高1.3米、宽70厘米,立於勐腊县易武乡石屏会馆关帝庙右侧,现保存完好,是勐腊县和易武乡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该碑立於逆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冬月初三,距今已150多年。普洱茶还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战争与和平)等中外名著都有描写普洱茶的文字。清人阮福还专门著有(普洱茶记)。至於普洱茶的民间传说和诗歌、民谣,则流传得更多,更广。西双版纳茶区主要居住着傣、佤、彝、哈尼、布朗、汉等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茶方法。在唐代,是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宋朝,也是杂椒姜烹而饮之。以後,随着时代的发展,普洱茶品种较多,饮茶的方法更多种多样了。在制作、饮法、礼仪等方面,形成了各民族自己的特点。如:基诺族喜凉拌茶,佤族爱烧茶,布朗族喝青竹茶,拉枯族饮烤茶,傣族独锺竹简茶,哈尼族尤重土锅茶等,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丰富的内涵。异彩纷呈的普洱茶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民族茶文化的可贵资料。

普洱茶特别是型茶由于其特殊的后发酮及运输的需要其外包装较其它茶类有它特别的包装型式形成了自已独特的包装文化现将部分奇景介绍于此,七子饼茶包装:七子饼茶形似圆月,是云南自古以来传境的出口品种,畅销港澳和东南亚一带。相传,古时民族地区,多作为彩礼和逢年过节赠送亲友,祝贺家人团聚。七子为多子,多孙,多富贵之意,有的民族地区,儿女亲事,非送七子饼茶不可。相传至今,旅居东南亚一带的侨胞,现在也很盛行,所以,七子饼茶又名侨销圆茶,侨销七子饼茶,七子饼茶系宋代龙风团茶演变而成,民国初期云南开始生产侨销。1957年由勐海茶厂生产,系由普洱茶蒸压塑形而成,直径20厘米,中心厚2.5厘米,边厚1厘米,每个净重357克.其传统包装共分为三层。

1,成茶用绵纸包裹。

2,七个成饼作一扎用竹苈皮外包。

3,每扎作一垛再加竹筐包装.在普洱型茶的加工过程中,为验明正身各厂家一般均作自己的标实,通常用两种,内行称为内外飞、内飞一般为3厘米见方在压制前放于茶内面上加工后能明显外露,但一般会有破损,外飞既为包裹在成茶外的绵纸,上一般均有各家字号商标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在内外飞处均不注明生产日期,这可能由于其后发酝工艺而留给商家抄作的需求吧!由于普洱型茶特殊的包装现象也就形成了自已的内外飞文化,现将介绍一些内外飞实件。

近年来在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十分流行品饮和收藏普洱茶,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博会上马来西亚代表队表演的节目就是冲泡普洱茶。应该承认海外茶友对普洱茶的研究热爱远远超国内。这不得不说是中国茶友的遗憾,是普洱茶的遗憾。我中心近几年除通过在世博这个大舞台外,还在中国各最重要的茶展上宣传和普及普洱茶,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交流让国内茶友认识普洱茶,品饮普洱茶知道茶中之茶,越陈越香。

茶道文化之茶境


茶道文化之茶境

茶作为一种饮料,起源于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由于茶树鲜叶有较强的灭菌和解毒功用,所以最初是直接食用新鲜叶子,作为药用,后来发展为熟吃,烹煮饮用,饮用,直到今天,成为与、可可并行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写出了品茶之境。当贾母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栊翠庵,妙玉向众人献茶之后,请宝钗、黛玉去吃体己茶,宝玉也跟着去了,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极能说明的境界。

妙玉先拿出七种非同寻常的,的精美可见茶在当时人生活中的重要位置,它已经成为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生命活动。

其后,妙玉煎茶,其用的水也非同小可。黛玉不知,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不由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我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哪有这样的清淳?如何吃得?”

妙玉用的如何,书中没有明言,但她奉与贾母的老君眉都那般清淡醇香,她自己所用之茶自不待言。仅在一个小小的修道庵中,随意品一次茶,就如此考究精致,不仅、精妙绝伦,连煎茶之水也费尽心机,可见茶与境连。

至于吃茶之法,妙玉更有高论:“一杯为品,两杯就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驴了。”尽管这话有些夸张,但也说明饮茶是人生的一件雅事。

饮茶最重要的是一种心境。唐人裴汶在《茶述》中说:“茶……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茶味在于“淡”,饮茶时需要神清气闲,心态平和,在静默中细细品味,喧闹污浊是与茶境不符的。一人独饮,或有性情相投、心境淡泊的朋友共坐,浅斟细酌,清言雄辩,在一杯清茶中静静享受人生,韵味至深。此情此景,何等情爽宜人,于是千般忧虑都悠然忘怀,心绪清明,神驰物外。面对挚友,体会一种人生淡然的心境,才能不腻不烦而持久。所以说,在洁净无染的气氛中,一杯淡茶能涤去忧愁烦恼,能带来静穆和善。这种通过荣为中介,把我们引进一个闲静清高的人生境界,就是达到茶中极境了。

只有当眼前心中没有了富丽奢华的景象和蝇营狗苟的私念时,才能感受茶那淡远的幽香。因此,饮茶时环境和心境都极其重要。据《茶疏》所载,适宜饮茶的环境为:心手闲适,杜门避事,荷亭避署,小院焚香,清幽寺观,名泉怪石等等。而作事、观剧、发书柬、长筵大席、人事忙迫时则不宜饮茶。烹茶时不能用恶水、敝器、铜匙、木桶、柴薪、鼓炭等,也不宜靠近阴屋、厨房、市喧、酷热斋舍等。茶之一物,因包含着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世界,而成为一种艺术、一种文化。

茶之道是一种高洁醇美的象征,是艺术文化生活中重要的一节。茶的各道工序,不管是采茶、制作、还是烹煮、斟茶,洁净是其第一准则。采茶时必须是天气清明的早晨,空气清新,茶树上露水芬芳犹存,所采的茶才是上品,阴雨天采的就差了;制作时杀青、揉捻、干燥等等诸道工序更要洁净无垢。

茶讲求和谐,因此好茶要配好水,择水是极为重要的。山上的水为最好,山水中又以乳泉细流者为上。唐代茶圣陆羽曾经品评天下名泉,第一是庐山康王谷帘泉,第二是无锡惠泉寺石泉,第三是蕲州蕲水兰溪石下水,好茶名泉,相映生辉。

烹茶更是一种超然脱俗的氛围。在山麓水涯,随意设一草屋,即可作茶室,茶室氛围庄重和谐。烹茶需用小壶,以宜兴陶壶最为适宜。待水壶中水一滚二滚三滚之后,斟提起水壶,将小陶壶内外一浇,使陶壶内外同时加热,放入,利用温壶的热量将干茶的香气烘托出来,让饮者闻香,称为“汤前香”。然后注水,饮者先要欣赏茶汤的“杯面香”,其次欣赏色泽,再次啜饮滋味,最后欣赏留在杯内的“杯底香”。在这小小的空间中点茶待客,香生茶室,境出尘表,举止轻缓而优雅,饮茶已不是其目的所在,而礼仪、道德,以及主客之间心灵的交流才是其主旨。

那新鲜神秘、清中带微黄的琼浆,浸人心脾,似乎犹带着清晨露水的芳香。人也因秉持诗意、温爱、幻想、祥和、宁静而将有限的生命带入出神状态之中,使人的心灵具有一种虔诚的迷醉般的安宁与和平。在这种状态中,整个灵魂沉浸在寂静清和的氛围,而导向幽玄超脱之美。

佛门弟子也好茶,认为“茶禅一味”,将饮茶与宗教中的参禅悟道融合在一起。

曾有一个禅师的弟子问禅师道:“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又一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道:“饮茶去。”最后小弟子来问“何为佛法?”禅师依旧道:“饮茶去。”小弟子不明白,问道:“为何对三人都说饮茶去?”禅以手指心,小弟子突然开悟。

因为饮茶就是让你去见到你至淡至纯的本性,本性就是佛,就是佛法。佛家所谓“见性成佛”,如果你没有见到自己的本性,那么你心中想佛,口中念经,行为上持戒,尽管在功德上可能获得果报,智慧也能够得到增长,但是并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本性,没有彻底领会生死的根本,所以也就没有见佛。禅宗认为,佛就在自己心中,而不能到外界去体认。这与饮茶时悠然自适,不多言语,静静体味自然人生的境界不谋而合。

除外,崇尚的国家很多,日本即其中之一。日本茶道具有传统性、规范性和广泛性。日本并无原生茶,茶及都传自,最早是留唐日僧最澄从带回茶种,12世纪,又有留宋日僧荣西将茶种带入日本,并著《吃茶记》,经将军源实朝提倡后开始推广,至16世纪千利休居士集大成,提出“四规”和“七则”,礼仪与规则要求极为严格,得当时最高权臣丰臣秀吉的扶持参与,形成日本文化中独树一帜的茶道。日本茶道采用粉茶点服法,反映了我国宋代和日本中世时期的饮茶方式,尽管这种茶在生产技术上已经过时,然而氤氲古香却为其增加了一种“艺术隔离感”。

饮茶雅趣强调人应“精行俭德”,追求一种恬静安适、清心畅神的境界,就是要通过至淡至远至纯的茶味,将人从喧闹的尘世解放出来,让人以冷静的心去看忙乱纷繁的世界,回归到清明的理性和悟性上去,这也许是茶使人获得的一种独特的境界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