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茶历史源流考

发布时间 : 2019-11-12
祁门红茶红茶 红茶的种类红茶 红茶

祁门红茶红茶。

最近很多茶友都在找茶经网小编了解关于“中国红茶历史源流考”的知识,于是给大家收集整理了下面这些“中国红茶历史源流考”有关内容,感谢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茶起源于福建武夷,是由绿茶、白茶的制法演变而来。约在1610年前后(亦有称在1650前后者),武夷山南麓的星村镇为小种红茶的集散地,此小种红茶原产于星村镇到江西省边界,海拔1000米左右的桐木关山中。

1639年春夏间,有人在此山中督导制茶一个月。由于利用日光萎凋诱导白茶或青茶的晒菁,又揉捻后的发酵,所以在山中白天采茶及晒菁,揉捻至深夜才能完成。

此时气温下降,必须将揉捻后的茶叶,装入竹篓中,上盖麻压紧,置于近火处(如灶上或烘菁楼上),使温度上升。经6—8小时,去其青嗅味,待发出清香,叶面呈红褐色即可取出。烘干时,以松木薰之。所以发出松脂香气,此小种红茶,称正山小种也称星村小种,是红茶发源地。

1610年后输往欧洲者,即属此小种红茶,在1762年瑞典植物学家林椰氏所著的《植物种类》,误以武夷种代表红茶,尖叶种代表绿茶。将茶叶分为二类。实际上在桐木关山中所植者或野生者,均属乔木型,或半乔木型的大叶种。至于工夫红茶,系由小种红茶在武夷山海拔较低处,演变而成。

清朝董天工氏1751年所写的《武夷山志》中,记载有小种和工夫二种茶名。

祁门在清光绪以前,并不产红茶,而盛产绿茶,但到了公元1875年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当时由于绿茶销路不好,而红茶畅销,便在东至县设立红茶庄,祁门压口和闪里设分庄,仿制“闽红”。此为“祁红”的开端。

cy316.cOm红茶扩展阅读

关于中国红茶的分类及历史


从历史上看,中国虽说是红茶的创始国度,然而,由于始终都不是当地主流茶饮,故而目前在发展上反而不若南亚各国突出,但仍是此刻世界上赫赫有名不容忽视的优质红茶产地。尤其中国红茶独树一帜的滋味个性,以及多元多样的制法和分类,故而向来也颇受不少茶饕们的衷心支持和爱戴。

中国红茶以制法来分,可分为三类:

工夫红茶:中国红茶的代表作。在初制时分并不切碎,且非常重视茶叶的紧实细致、完整一致,因而整体品质风味极是秀丽高雅。又可分为大叶工夫和小叶工夫两种,前者以高大的大叶乔木品种茶叶制成,以滇红工夫、政和工夫为代表;后者以灌木型小叶种制成,以祁门工夫、宜红工夫为代表。

小种红茶:福建省特产,分正山小种、外山小种,后者为非福建星村的其他产茶地以正山小种方式制出的小种红茶。

碎红茶:南亚各国以机器制的红茶在世界各地崛起后,中国也开始发展此方面技术,产地遍佈中国各红茶产区,主要做为出口之用。

而较为人所知的茶款,则主要有祁门、正山小种与滇红等三种:祁门红茶

产于中国安徽祁门,在清朝光绪年以前,此区本以生产绿茶为主;之后于1875年自福建引进红茶制茶技术,1876年试制红茶成功,自此成为中国红茶里最受茶饕们瞩目的一处,于1939年甚至总产量甚至达全中国红茶的三分之一。

曾于1915年于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夺得金质奖,与印度大吉岭、锡兰乌巴并称为世界三大红茶,价格上屡飙新高。

茶园均分佈在海拔约600公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多湿、日夜温差极大,云雾和雨水均极丰沛,因而孕育出高品质的红茶。

当地大小溪河密佈,沿河两岸狭长地区沖积出许多河洲,由于这些河洲的土壤非常肥沃,因此在上头种植的茶树所制出的红茶称为「洲茶」,品质格外不凡,是祁门红茶的上等货。

上好的祁红功夫茶色艳红,带有着饱满的香料、花、蜂蜜与与焦糖香,滋味醇厚隽永,非常令人倾倒。其香气特别被称为「祁门香」,也被誉为「群芳最」、「王子茶」。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在外文里称为Laspang  Souchong,为何会把「正山」译为「Laspang」的原因,至今已不可考。

正山小种是一种带有浓浓烟燻气息、味道浓烈的红茶。产自福建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其位于武夷山北段海拔约1000~1500公尺处,气候冬暖夏凉,终年云雾笼罩。正山小种也称「桐木关小种」或「星村小种」。其他如福建政和、坦洋、江西铅山等地模仿正山小种做法做出的小种茶,称为「外山小种」。

正山小种红茶在制作方法上较一般功夫红茶在发酵后还多了一道锅炒动作,并以松烟燻焙烘干;因而形成正山小种独树一帜的浓浓烟燻、桂圆香气。好的正山小种在浓郁的烟燻味里,还要能够感受到明媚扎实的红茶个性。

说起此茶的发轫,有一真假难论、却十分有趣的故事:据说是在战乱期间,有一支军队开抵星村驻扎于茶场,时逢採茶季节,士兵们于是以满地的茶菁为床,就这么睡了一夜。结果,茶菁因受压与放置过久缘故,均已发酵变黑,茶场中人在不得已之下,只好找来制茶师以锅炒与松柴烘干,不料这种特殊气味的红茶竟然颇受好评,从此成为红茶世界里不容忽视的一款名茶。

而比起当时既有的未发酵绿茶与半发酵青茶来,全发酵的红茶更利于长时间保存与运送,再加上正山小种本身鲜明浓郁的松烟燻香,对异邦人来说,无异是简明易懂多了。

也所以,正山小种茶的出现,很快地便引起外商的注意,大受欢迎之下,成为欧洲最为人熟知的中国红茶之一。滇红

产于云南。约1938年左右才正式试制成功,算是中国红茶里年龄较浅的红茶新兵,也是中国红茶里头较少见的大叶种红茶。由于此种茶外型雄壮肥硕,且拥有缤纷的金黄橙黄各色芽毫,非常漂亮,遂而很快引起各方瞩目。

云南位处中国西南边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因而可以阻挡西北大陆性气候的侵袭、又可得到来自海洋的温暖季风滋润。主要产茶区多半位在海拔1000~2000公尺左右,终年云雾缭绕,日夜温差大、但全年平均温度却极稳定,种种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使云南成为中国极其出色的产茶省分。

滇红主要产于滇西、滇南两个区域,其中以滇西茶区的凤庆、云县、昌宁等地所产的工夫茶为最佳。

上好的滇红茶叶肥腴匀润,茶汤色泽红亮,香气上流露着暖暖的袭人甜香,一饮入口,则在馥郁饱满的滋味里尚透着雄浑的个性,十分迷人!

中国宁红茶的人文历史介绍


中国宁红茶的历史还是得从道光年间说起,宁红茶声名显著。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到十九世纪中叶,宁红畅销欧美,成为中国名茶。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著中评述:“中国宁红茶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又说:“修水县所产红茶为名贵之拼和茶,外形灰色而有芽头,条子紧密,汤色佳良”。

光绪十七年(1891),漫江罗坤化的“厚生隆茶行”产制的白字号宁红茶100箱(每箱25公斤),在汉口以每箱售价100两白银售给俄商,游历来华的沙皇(俄)太子品尝后称赞不已,赠给“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匾额,“宁红太子茶”因而得名。

吴觉农先生在1985年讲述,1934年他到英国伦敦考察,当时伦敦市场茶叶小包装,外面写的是宁州红茶,但里面装的是我国祁门等地红茶了。由此可见当时宁红昌盛非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随着印度、锡兰(斯里兰卡)、日本茶业的兴起,加上帝国主义入侵,朝政腐败,宁红受到严重摧残,外销濒临绝境,修水年产宁红猛跌到7424担。

1985年生产的中国宁红茶“宁红金毫”,是我国十大工夫茶中的珍品,该产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现代科技的指导精心制成,条形紧结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泽油润,滋味鲜嫩浓郁,叶底红嫩多芽,汤色红艳,在1985年全国优质食品评比会上博得专家高度赞誉,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选为金奖。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挥毫题词:“宁州红茶、誉满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宁红祁红并称世纪之首”。

从古至今,关于中国宁红茶在民俗中有个传统,即作为相亲的媒介物,宁红工夫可谓是一位不老的“月老”:男方至女方相亲,女方用茶盘端出冲泡好的宁红工夫,如果男方不同意,不喝茶早告辞;如果女方不同意,再不端出第二碗宁红工夫;如双方同意,当女方端出第二碗茶时,男方将茶盘礼放置茶盘,俗称“压盘礼”。

中国红茶走向世界的历史考究(一):中国红茶的伟大历程


伟大的历程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172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输入大批中国茶子在印度尼西亚爪哇试种。178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从广州运中国茶叶种子到加尔各答,为印度最早栽植茶树的记录,并从中国引进了制茶工人,印度从此出现并活跃在世界茶叶的舞台上。随后,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等新兴红茶产茶国也相继走上了这个大舞台,中国红茶渐渐式微。

近一个世纪的动荡、战乱,红茶也未幸免。传统几大红茶茶区生灵涂炭,茶园荒芜,产业凋敝。山河破碎,茶业衰败,让一批满怀报国之志的茶学家,不辞辛劳地在西南大后方建基地,做科研,将中国红茶的魂脉延续,创制了湖红、宁红、滇红、祁红等新红茶。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茶学家依然兢兢业业,为红茶产业的复苏与发展而奔忙,并在四川、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开发了不少红茶新品,外销到苏联、东欧等国。

铭记:

红茶大师—冯绍裘

创制了湖红、宁红、滇红、祁红等新红茶

即便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红茶曾有过曲折的发展经历,但它还是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跨入新时代,并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喜爱,引发了新一场的“红茶热”,至今方兴未艾,甚至一些绿茶产区也纷纷“红变”,掀起了一场“绿改红”的运动。不仅如此,兴起于19世纪的“红茶风”,吹拂了100多年,还仍未停歇。英国“下午茶”、俄国的“茶炊”已成为世界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肯尼亚等国的红茶也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全世界输出,以红茶为代表的茶,与可可、咖啡三足鼎立,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

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国茶叶完全凭借品质和实力,让世界深入认识和肯定了中国的茶叶、中国的红茶!

华茶在1915年太平洋巴拿马博万国览会上全面丰收,所获奖励共分6种,共获奖44个,分别是大奖章(7个)、名誉奖章(6个)、金牌奖章(21个)、银牌奖章(4个)、铜牌奖章(1个)和奖词(5个)。其中:

获得“名誉奖章”的红茶只有:上海汪辅仁汪裕泰红茶,湖南宝大隆兴曾昭模红茶;

获得“金牌奖章”的红茶只有:三星牌红茶,祁门红茶,湖南浏阳分商会红茶,湖南安化县昆记梁徵辑红茶,地球牌红茶;

中国历史中的名茶——祁门红茶


中国历史中的名茶——祁门红茶!祁门红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在唐朝时就已出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祁门红茶创制历于光绪帝(公元1875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祁门红茶是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门红茶的品质以祁门的历口、闪里、平里一带最优;而8月份采摘的品质是最佳的。

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而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又因祁门红茶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故外国人称祁门红茶为“祁门香”,“王子香”,“群芳最”,“红茶皇后”。

祁门红茶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驰名中外。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1979年邓小平给祁门的评价“你们祁红世界有名”;1987年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82年邓小平以祁门红茶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前苏联,并将祁门红茶作为国礼相赠。

祁红采制工艺精细,采摘一芽二、三叶的芽叶作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等工艺,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香气透发,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

祁门红茶的泡法:一般要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90—95℃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min,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品饮时首先闻其香,香气浓郁高长;其次是观其色泽,汤色红艳;最后慢慢品饮,滋味醇厚,回味隽永;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祁门红茶可以给人们提供丰富的核黄素、叶酸、胡萝卜素、生育酚及叶绿醌,并且是食品中氟化物的重要源泉。

中国红茶走向世界的历史考究(二):中国红茶是如何流向海外的?


初期对外贸易

据《汉书》记录,西汉昭帝刘弗陵时(公元前86-公元前74年),乐浪郡海外的倭人(在日本)分立百余小国,通过乐浪与中国接触,中国茶汉朝就已传入日本。

约于公元五世纪南北朝时,我国的茶叶就开始陆续输出至东南亚邻国及亚洲其他地区。

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禅师来我国留学,归国时携回茶籽试种;

唐时,自广州至波斯湾,当时茶叶是商买商卖,商人必然大量输出。

五代时(907-960),海上交通逐渐发展,外销商品有陶器、铜铁、茶叶。

《宋史﹒本纪》说,淳化三年(992),印度尼西亚遣史来华,两国发生贸易,中国输出丝织品、茶叶、陶器等。

元祐二年(1087)广州、明州等设立市舶司,管理外货海舶,我国茶叶为主要输出品之一。

靖康元年(1126),金陷汴京(开封),西北茶市起了很大变化,茶法不得不改为商买商销。因此,茶叶大量运销海外。

朱元璋洪武初年,设广州(通南洋)、宁波(通日本)、泉州(通琉球)三处市舶司,专管贡船来往贸易,琉球称茶叶为“扎”。

侨销推进外销红茶

元灭南宋(1279)后,宋朝遗民、劳动人们等纷纷渡海到南洋谋生,茶叶也随之在南洋大量出现。

15世纪初期,郑和七次出使亚非各国,茶叶输出也更大。

16世纪末(明末)至17世纪中(清初),海盗猖獗,顺治十二年(1655)实行海禁,茶叶侨销受阻。

1727年雍正五年,南洋贸易逐步恢复,海运货物主要是粗陶器、茶叶等。

18世纪末,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茶叶兴起。

19世纪中期,中国茶叶出口数量时多时少。

到20世纪初,逐渐趋于下降。

祁门红茶历史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一种汉族传统名茶,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祁门工夫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

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据史料记载,这里在清代光绪以前,并不生产红茶,而是盛产绿茶,制法与六安茶相仿,故曾有“安绿”之称。光绪元年,黟县人余干臣从福建罢官回籍经商,创设茶庄,祁门遂改制红茶,并成为后起之秀。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祁门茶叶条索紧细秀长,汤色红艳明亮,特别是其香气酷似果香,又带兰花香,清鲜而且持久。既可单独泡饮,也可加入牛奶调饮。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祁门红茶始制于清代光绪年间,为工夫红茶的珍品。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一百多年来祁门红茶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品质,蜚声中外,畅销海外五十多个国家与地区。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1987年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1992年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1982年邓小平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前苏联,都将祁门红茶作为国礼相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