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料中的茶字和世界各国对茶字的音译

发布时间 : 2019-11-28
古代上好的茶 古代喝什么茶 古代都有什么茶

古代上好的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史料中的茶字和世界各国对茶字的音译”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国古代史料中的茶字和世界各国对茶字的音译”相关知识!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西汉末年,在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此外,还有“诧”、“奼”、“茗”等称谓,均认为是茶之异名同义字。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茶的五种称谓。

总之,在陆羽撰写《茶经》前,对茶的提法不下10余种,其中用得最多、最普遍是的荼。由于茶事的发展,指茶的“荼”字使用越来越多,有了区别的必要,于是从多义的“荼”字中,衍生出“茶”字。陆羽在写《茶经》(公元758年左右)时,将“荼”字减少一划,改写为“茶”。从此,在古今茶学书中,茶字的形、音、义也就固定下来了。

在中国茶学史上,一般认为在唐代中期(约公元8世纪)前,“茶”写成“荼”,读作“tu”。据查,荼字最早见之于《诗经》,在《诗•邶风•谷风》中记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邶风•七月》中记有:“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但对《诗经》中的荼,有人认为指的是茶,也有人认为指的是“苦荼”,至今看法难以统一。

开始以荼字明确表明有茶字意义的是在《尔雅》(约公元前2世纪秦汉间成书)一书中,其中记有:“檟,苦荼”。东晋郭璞在《尔雅注》中认为指的就是常见的普通茶树,它“树小如枙子。冬生(意为常绿)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

北宋徐铉等在同书的注中也认为:“此即今之茶字”。而将“荼”字改写成“茶”字的,按南宋魏了翁在《邛州先茶记》所述,乃是受了唐代陆羽《茶经》和卢仝《茶歌》的影响所致。明代杨慎的《丹铅杂录》和清代顾炎武的《唐韵正》也持相同看法。但这种看法,显然有悖于陆羽所撰《茶经》的说法。

陆羽提出:茶字,“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接着,陆羽在注中指出:“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茶,其字出《尔雅》。”明确表示,茶字出自唐玄宗(公元712~755年)时期所撰的《开元文字音义》。

不过,从今人看来,一个新文字刚出现之际,免不了有一个新老交替使用的时期。有鉴于此,清代学者顾炎武考证后认为,茶字的形、音、义的确立,应在中唐以后。而陆羽在撰写世界上第一部茶著《茶经》时,在流传着茶的众多称呼的情况下,统一写成茶字,这不能不说是陆羽的一个重大贡献。从此,茶字的字形、字音和字义一直沿用至今,为炎黄子孙所接受。

当然,这只是说,从先秦开始到唐代以前,茶字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的尚未定型而已,其实,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茶字字形。此后,三国时张辑撰的《广雅》、西晋陈寿撰的《三国志•韦曜传》、晋代张华撰的《博物志》等,也都出现过“茶”字的字形。

可见,汉时荼与茶为一字。再从读音来看,也有将荼字读成与茶字音相近似的。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荼陵侯刘沂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十三个属县之一,称荼陵县。

但从古代和现代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大都认为中唐以前表示“茶”的是“荼”字,虽然,在那时已在个别场合,或见有茶字的字形,或读有茶字的字音,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茶字,字形、字音和字义三者同时被确定下来,乃是中唐及以后的事。

茶字虽从唐开始被普遍采用,但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加之地域辽阔,方言各异,因此,同样一个茶字,发音亦有差异,如广州发音为“cha”,福州发音为“ta”,厦门、汕头等地发音为“te”,长江流域及华北各地发音为“chai”,“zhou”或“cha”。至于兄弟民族,发音差别更大,如云南傣族发音为“la”,贵州苗族发音为“chu ta”,等等。

由于茶叶最先是由中国输出到世界各地的,所以,时至今日,各国对茶的称谓,大多是由中国人,特别是由中国茶叶输出地区人民对茶的称谓直译过去的,如日语的“cha”,印度语的“cha”都为茶字原音。俄文的“yau”,与中国北方对茶叶的发音相近似。英文的“tea”、法文“the”、德文的“thee”、拉丁文的“thea”,都是照中国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民的发音转译的。

此外,如澳大利亚语、印地语、乌尔都语等的茶字的发音,也都是中国汉语茶字的音译。大致说来,各国对茶的发音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茶叶由中国海路传播去的西欧等国,茶的语音大多似中国福建等沿海地区的“te”音和“ti”音,如英国的tea、法国的the、荷兰的thee、意大利的te、德意的tee、南印度的tey、斯里兰卡的they等;茶叶由中国陆路向北、向西传播去的国家,茶的语音近似中国华北的“cha”音,如苏联的“yau”、土耳其的chay、蒙古的chai、伊朗的chay、波兰的chai、阿尔巴尼亚的chi等,还有朝鲜的sa、希腊的tsai、阿拉伯的chay等,也与中国华北的茶语音相近。

通过茶字的演变与确立,它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字的形、音、义,最早是由中国确立的,至今已成了世界各国人民对茶的称谓,只是按各国语种变其字形而已;它还告诉人们:茶出自中国,源于中国,中国是茶的原产地。

还值得一提的是,自唐以来,特别是现代,茶是普遍的称呼,较文雅点的才称其为“茗”,但在本草文献,如《新修本草》、《千金翼方•本草篇》、《本草纲目》、《植物史实图考•长编》等,以及诗词、书画中,却多以茗为正名。可见,茗是茶之主要异名,常为文人学士所引用。

小编推荐

中国古代茶典故


1、孙皓赐茶代酒

据《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载:吴国的第四代国君孙皓,嗜好饮酒,每次设宴,来客至少饮酒七升。但是他对博学多闻而酒量不大的朝臣韦曜甚为器重,常常破例。每当韦曜难以下台时,他便密赐茶荈以代酒。这是以茶代酒的最早记载。

2、陆纳杖侄

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纳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事见陆羽《茶经》转引晋《中兴书》。

3、单道开饮茶苏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艺术传》曰: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单道开,姓孟,晋代人。好隐栖,修行辟谷,七年后,他逐渐达到冬能自暖,夏能自凉,昼夜不卧,一日可行七百余里。后来移居河南临漳县昭德寺,设禅室坐禅,以饮茶驱睡。后入广东罗浮山百余岁而卒。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和紫苏调剂的饮料。

4、王濛与水厄

王濛是晋代人,官至司徒长史,他特别喜欢茶,不仅自己一日数次地喝茶,而且,有客人来,便一定要客同饮。当时,士大夫中还多不习惯于饮茶。因此,去王濛家时,大家总有些害怕,每次临行前,就戏称今日有水厄。事见《世说新语》:王濛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

5、王肃与酪奴

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卷三载: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京师士子见肃一饮一斗,号为漏,经数年已后,肃与高祖殿会,食羊肉酪粥甚多。高祖怪之,谓肃曰卿中国之味也,羊肉何如鱼羹,茗饮何如酪浆?肃对曰羊者是陆产之最,鱼者乃水族之长,所好不同,并各称珍。以味言之,是有优劣,羊比齐鲁大邦,鱼比邾莒小国,惟茗不中与酪作奴。肃,即王肃,字恭懿,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在南朝齐任秘书丞。因父亲王奂被齐国所杀,便从建康(今江苏南京)投奔魏国(今山西大同,是其国都)。魏孝帝随即授他为大将军长史,后来,王肃为魏立下战功,得镇南将军之号。魏宣武帝时,官居宰辅,累封昌国县侯,官终扬州刺史。

王肃在南朝时,喜欢饮茶,到了北魏后,虽然没有改变原来的嗜好,但同时也很会吃羊肉奶酪之类的北方食品。当人问茗饮何如酪浆时,他则认为茶是不能给酪浆做奴隶的。意思是茶的品位并不在奶酪之下。但是,后来人们却把茶茗称作酪奴,将王肃的本意完全弄反了。

6、李德裕与惠山泉

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他善于鉴水别泉。尉迟偓的《中朝故事》中记述:李德裕居庙廊日,有亲知奉使说口(注今江苏镇江)。李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急水,取置一壶来。其人忘之,舟上石头城,方忆及,汲一瓶归京献之。李饮后,叹讶非常,曰:江南水味,有异于顷岁,此颇似建业石头城下水。其人谢过,不敢隐。唐庚《斗茶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时隔不久,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7、苦口师

苦口师是茶的别名。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字文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8、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9、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据《苕溪渔隐丛话》等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10、吃茶去

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中国茶叶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世界各国的制茶技术,均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我国。

805年:唐代时,日本和尚最澄大师及806年空海大师,留学我国研究佛学,归国后,将我国茶叶蒸青绿茶的制茶技术传入日本。

1811年:荣西和尚留学回归日本,将锅炒茶制法传入日本。

1828~1833年:茶叶产制技术传入印尼。荷属东印度公司派茶师杰哥逊前后六次来我国学习研究,每次均带回茶种、制茶技术工人及器具。

1833年:苏俄来茶我国采购茶籽与茶苗,1848年开始采摘,依照我国茶叶制作方法开始生产。

1834年:印度成立植茶研究发展委员会,即派秘书哥登来我国学习茶叶产制技术。购买茶籽及茶苗,并寻找、招收四川省雅州及福建省武夷等地茶师及工人,到大吉岭等地发展茶业。

1835年:宇治山本氏,传回我国覆盖茶园玉露茶的制法。

1836年:哥登氏带回我国茶工,在阿萨姆勃鲁茶厂中,按照我国红茶制法,试制成功,日后发展成今天的阿萨姆红茶。

1866年:斯里兰卡正式制茶始于特罗氏。学习我国武夷岩茶制法,试制成功。至1873年后才仿效印度的机械制法。

1877~1887年:南非及东非洲茶叶的发展,已由我国输入茶叶生产技术。

1898年:日本开始仿制我国红茶、绿砖茶。

1926年:日本仿效我国珠茶制法。日本最普遍的煎茶,是仿自我国浙江龙井。

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茶业者等退出印度、锡兰的茶叶经营,将技术与资本等,转移投资于肯亚等新茶区的开阔,才大量生产红茶。

中国古代茶业的终结


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发展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在这以后,由于战争的失败,使中国一步步地沦之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也使中国社会,由古代进入了近代的发展。不过,如上所见,由于茶业和茶叶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性,中国茶业和茶叶科技的近代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分期,不是同步的。“它的古代和近代分界,不是1840,而当以19世纪末出现的中国茶业改革或振兴运动为标志”,聚祥春茗茶相关人士如是表示。

因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和世界茶业的性质、技术和面貌,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不但没有变化,而且对中国传统茶业来说,在此后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国的传统茶业和传统茶叶科技,是到1887年也即中国茶叶出口由历史的最高记录开始逐年递减以后,才感到和提出要向近代转化的。

其实如前所说,中国传统茶业明清的发展,从茶学和技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明朝中后期和清朝前期这样一个阶段。清朝中期和鸦片战争以后,虽然因西方茶叶特别是红茶消费的持续跃增,中国茶叶出口和茶叶生产呈显著上升的势头,但这时中国传统茶学和茶叶技术,则已进入了萎蔫和不再有生气的阶段。所以,对清朝咸同年间我国茶业的较大发展,我们曾形象地称之为是我国古代或传统茶业的“回光返照”。因为这一发展本身,即是我国茶叶出口和茶叶生产受国际茶市影响、决定和与国际茶市联系的反映。这一时期,也正好是英国、荷兰在南亚积极发展种茶,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对中国传统茶叶科技全面接受、全面改造,也即形成、建立和发展近代茶业与近代茶叶科技的时期。我国咸同茶业,是和即将要超过、替代它的西方近代茶业和近代茶叶科学技术,一同发展的;一旦哪天它的同伴超过了它,它就不可逆转地走向衰亡。

因为这样,所以当1886年前我国茶叶出口和茶叶生产飞跃发展,英国一次次派人来我国搜集茶种、学习茶叶生产、引进茶工在印度和锡兰大力发展茶业时,我国对于我国的传统茶业和传统茶叶科学技术,是只会踌躇满志,而不会怀疑其保守、落后的。因此,当1887年以后我国茶叶出口连年递减,茶叶市场一天天被印度、锡兰挤占,我国茶业日趋衰落时,我国的茶商、茶农和有关官绅,开始又只会是感到突兀、茫然和有点不知所措;但情感的接着变化,必然是从陶醉回到现实,从失落中寻找原因,痛定思痛,最后确定奋起走改革和重整我国茶业之路。所以,我国古代茶业和茶叶科学技术,不是自然和自发走上向近代发展,而是在与西方近代茶业和近代茶叶科学技术相比较败北以后,才被迫和被动走上革新和振兴之路的。如果这一分析还比较接近事实,那么,我们也可以这样说,1886年,是我国古代或传统茶业发展最后所达到的一个巅峰,这个巅峰,同时也是其发展的终端;自此之后,我国古代茶业就一天天衰退和朝着近代的方向转化了。

中国古代茶事典故


1.苦口师

苦口师其实是茶的别名。

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皮光业,自幼聪慧,十岁能作诗文,颇有家风。皮光业容仪俊秀,善谈论,气质倜傥,如神仙中人。吴越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拜丞相。

有一天,皮光业的中表兄弟请他品赏新柑,并设宴款待。那天,朝廷显贵云集,筵席殊丰。皮光业一进门,对新鲜甘美的橙子视而不见,急呼要茶喝。于是,侍者只好捧上一大瓯茶汤,皮光业手持茶碗,即兴吟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此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

2.谦师得茶三昧

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苏东坡点茶。

苏轼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的史学家刘攽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这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3.贡茶得官

北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的斗茶活动非常盛行,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了满足帝皇大臣们的欲望,贡茶的征收名目越来越多,制作越来越新奇。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漕臣郑可简创制了一种以银丝水芽制成的方寸新,这种团茶色如白雪,故名为龙园胜雪。郑可简即因此而受到宠幸,官升至福建路转运使。

后来,郑可简又命他的侄子千里到各地山谷去搜集名茶奇品,千里后来发现了一种叫做朱草的名茶,郑可简便将朱草拿来,让自己的儿子待问去进贡。于是,他的儿子也果然因贡茶有功而得了官职。当时有人讥讽说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

郑可简等儿子荣归故里时,便大办宴席,热闹非凡,在宴会期间,郑可简得意地说一门侥幸,此时他的侄子千里,因为朱草被夺正愤愤不平,立即对上一句千里埋怨。

4.吃茶去

吃茶去,看似普通的三个字,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句禅林法语。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茶饮,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

据《指月录》载: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着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5.李德裕与惠山泉

好茶需与好水相配方不辜负,用上等泉水泡茶自别有一番韵味。唐庚的《斗茶记》中有记载: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李德裕,是唐武宗时的宰相,以鉴水别泉扬名,而文中这种送水的驿站称为水递。据说,有一位老僧拜见李德裕,说相公要饮惠泉水,不必到无锡去专递,只要取京城的昊天观后的水就行。李德裕大笑其荒唐,便暗地让人取一罐惠泉水和昊天观水一罐,做好记号,并与其他各种泉水一起送到老僧处请他品鉴,找出惠泉水来,老僧一一品赏之后,从中取出两罐。李德裕揭开记号一看,正是惠泉水和昊天观水,李德裕大为惊奇,不得不信。于是,再也不用水递来运输惠泉水了。

中国古代茶文化


据传说,几千年前的一片茶叶据说落入了传说中的神农神农的一杯开水中。皇帝对结果非常满意,在中国诞生了丰富的饮茶传统。今天,要说茶是中国饮料的首选,将是一个巨大的轻描淡写。从医学到牙膏,茶都融入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中。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统计数据,2011年中国的茶叶总产量超过160万吨。

但除了茶的简单适销性之外,茶文化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正如葡萄酒种植和消费的传统在西方看似无穷无尽,中国的茶文化也是如此。中国的富裕人士越来越多地将“鉴赏家”添加到他们的娱乐活动中。“中国正在快速变化,人们变得富裕,社会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此外,文化交流现在更加频繁,“也许50年前,当我还很小的时候,在中国喝茶很简单,它只是一种饮料。但是现在,喝茶有很多不同的方式,而且它更复杂,我们有很多不同风格的茶。

普洱茶例子,它在过去并不常见,在广东省也很常见。但今天它已经成为中国最着名的茶叶之一,它的茶饼被压成大致圆形,可能相对昂贵。总部位于纽约的茶叶供应商和茶叶教育家InPursuitofTea以260美元的价格出售一种普洱茶饼。此外,还发明了许多制备普洱茶的新方法。不仅仅是用茶壶冲泡它,而是将它煮成特制的茶具和银壶,并将普洱茶煮成汤,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发展。

“当然,传统方式仍然非常强劲”。“但他们有更精心的考虑,就像温度,餐具,茶的质量。所有这些都有很大的改进。“给出了绿茶的例子,它是最好的准备,并在较低的温度下在精细的瓷器或玻璃中供应,使热量消散。

但在您了解器具和酿造方法的差异之前,请先了解基础知识。

所有的中国茶都来自茶树,茶树的叶子,产自中国20多个省,包括南极的海南省,北部的山东省,东部沿海的江苏省和西藏。

据伊普说,虽然有数百种中国茶,但大多数属于六种基本类别-白色,绿色,红色,乌龙茶,黑色,黄色。白茶是由未成熟的叶子制成,在芽完全打开之前采摘,以提供最大的健康益处。绿茶在加工过程中不发酵,因此保留了叶子的原始颜色。在西方被称为红茶,红茶是由氧化叶子制成的,它们的颜色较深。乌龙茶部分发酵,产生明显的红色和华丽的味道。后发酵茶,或中国已知的红茶,是一类经过露天发酵的茶,比红茶和乌龙茶更加氧化。最后,黄茶是一种与绿茶类似的特殊茶,但干燥阶段较慢,允许潮湿的茶叶静置黄色。

“我们有一个气候不同,土壤不同的大国”“每种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自己的历史。”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庆祝各种茶的独特性和历史,购买习惯也随之而来。中国茶叶市场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享了中国茶叶协会最近的调查结果。第一部分属于人民币100元至200元人民币的价格区间,其中茶叶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另一个受欢迎的细分市场从500到几千元不等,茶叶越来越被视为优质礼品。

中国古代茶叶的加工制造和茶类


茶叶的品类,犹如考古出土的器物一样,是反映和推断过去工艺与技术水平的一种指示性信据。不论古代何时,只要知道那时有哪种或哪些茶类,即使没有其他文字记述,我们也能大致推测出当时茶叶制作和技术的若干情况。所以,有关古代茶类资料的发掘、整理,对于研究我国茶业特别是茶叶加工制造的历史,具有一定的钩沉、补苴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茶史资料中对上古茶事、茶类记述的缺乏和语言不详的原因,所以,我们对我国茶类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直到现在还是一片模糊,几乎无人触动。为了促进对我国制茶和茶类历史的研究,本文意图就目前流传的对我国茶类发展的若干看法,结合笔者的粗浅研究,发表一点一孔之见,以期能引起茶业界、农史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和对拙文的补正。

(一)饼茶并不是我国最早的茶类

我国茶业起源于史前巴蜀。据考证,自秦人取蜀以后,茶的饮用和栽培,才在全国逐步传播开来。可能正是这一原因,所以我国茶的发现利用虽早,但记述很迟,有关制茶和茶类的记述更迟。据查,在我国现存的史籍中,关于茶类的最早记载,初见于三国《广雅》。其载: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芼之。这条记载,本身讲得十分清楚:时间,由成书年代指明,系三国后期;地点,文中讲定,只是荆巴;内容,主要反映上述时间、地点所风尚的一种饼茶饮用方法。但是,或许因为这是我国茶类的第一条记载,后来有人就误以为这也即我国最早的茶类了。如谢肇在《五杂俎》中就称:古人造茶,多舂令细末而蒸之揉而焙之,则自本朝始。②也就是说,古人制造的茶叶,都是舂细蒸压的饼茶或团茶;现在这样经过揉捻烘制的茶叶。则起始于明朝。简单来分,就是以明朝为线,明以前生产的是团茶或饼茶,明以后生产的主要是散茶。这种我国茶类发展的二阶段说,由明清一直流传到现在,就是在近出的有些文章中,也引之为不易之论。

把饼茶说成是我国明朝以前的最早茶类,这显然是不对的。《广雅》所记,的确是我国文献中早见的一种茶类,但是,最早的茶类记载,不等于就是最早的茶类。另外,就具体内容来说,《广雅》的记载,讲的只是三国时荆巴所流行的一种茶类和这种茶类的饮法,没有表明是唯一的茶类,更不包括三国以前和荆巴以外的茶叶制造情况。因此,由《广雅》这条史料提出饼茶是我国最早茶类的说法,实在是不符逻辑也不能成立的。

再从茶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饼茶也不是和不应是我国最早的茶类。因为,茶的加工制造,和其他生产技术一样,也经历有一个从无到有、由原始到精细的发展过程。饼茶属于紧压茶类,其蒸、舂、压、焙等一系列的复杂工序本身,就说明它并不是原始茶类,当然就更谈不上是什么最早的茶类了。我国史籍和民族学有关材料所揭示的茶类发生和最初发展的情况,大致是这样:茶叶的制造,颖脱于对茶的加工。但是,茶叶的加工,并不是和茶叶的饮用伴生的,而是在茶叶饮用的一定阶段上才出现的。如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杨华这里记述的虽是两晋、南北朝时江南某些地区最初饮茶时的情况,但其中多少也反映了人类发明和最早饮茶时的某些规律。如文中说的吴人采其叶煮,即反映人类开始饮茶或未谙茶的加工以前,其饮用的茶叶,采用的只能是野生茶树鲜叶。这一点,我们从鄂伦春人的生活中,也能得到某种证明。鄂伦春人居住在我国东北的高纬度地带,那里是没有茶树资源分布的,但他们也有一种饮茶的习惯。不过,他们饮用的不是茶叶,而是野生的黄芹、亚格达的叶子。他们饮用这些叶子,就是全然不经加工的鲜叶。所以,由此来推,我们古代巴人开始饮用茶叶时,大致也是不懂得加工的。随着饮用茶树鲜叶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嗜好,人们在经常的饮用中发现和为了克服茶树鲜叶的青苦气味,于是产生了对茶的简单加工。如我国云南傣族、佤族今天所保留的烧茶习俗,或许就是远古茶的原始加工的一种遗俗。傣族、佤族的所谓烧茶,也即把茶树上采摘的一芽五六叶的新梢,先放在火上烧烤到叶色焦黄,然后再投入壶中煎饮。烧茶这种原始加工,其发明并不须要人们作什么特意的创造,而完全是原始生活常识内的事情和有现成经验可循的。如所共知,早在原始渔猎和采集经济阶段,人们就有了熟食的习惯。而且他们懂得,把一些兽肉和块根放在火上烤食,不但能够减轻腥膻和土气,并且有助于提高这些食物香味。为了降低茶叶的苦涩和青气,当时人们知道和习惯的处理方法,当然也就是烧烤。

所以,一般认为,现在我们某些兄弟民族所保存的烧茶习俗,很可能就是原始时期所采用的一种最早的茶叶加工方法。

烧茶是现摘、现烧、现饮的一种加工方法,它加工的茶叶,不参加贮存。因此,从这一角度上说,它不带生产的性质,也就不构成茶类。但是,尽管这样,烧茶作为制茶和茶类出现之前的最早加工,以及由它后来衍生出来茶的杀青工艺,其在制茶和茶类发展史上,还是有其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真正的茶叶生产和茶类,是伴随着茶叶的储备一起产生的。茶叶的收贮备用,从知识和技术上说,也是原始时就有成熟的经验可循的。因为在原始采集特别在前农业阶段,人们所掌握的植物知识,就达到了使自己的采集成为一种有规则的贮备活动。也以鄂伦春人的采集为例,他们的采集是有明显的季节性的。如他们在春夏多采集植物的嫩芽、枝叶,夏天则采集枝叶和花,秋后便专门采集植物的果实和挖掘块根、块茎。鄂伦春人的经济生活,主要是游猎经济,采集大多是妇女和孩子的事情,但他们也已有贮存采集食物的习惯。如他们在深山老林游猎时,往往在山野和树上构有简易仓库,将吃剩的兽肉和野菜曝晒或风干为肉干、菜干,存放在仓库中以备回程时取食。所以,从这一史实来看,居住在我国南方嗜茶的原始民族或部落,只要他们生活中出现了储备茶叶的需要,他们的采集知识和收藏食物的经验,是不难使他们由茶的简单加工转变为贮藏加工的。

茶叶的最早收贮方法,和由这种方法生产的最早茶类,很可能就是利用日晒致干的干茶。因为晒干是原始生活中最普遍和最经常的实践,也是古人干藏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以民族学材料为例,如我国贵州苗族过去采集的食品,有些即经过晒干后收藏的。如他们采集蕨类和野百合的根茎,就是把挖到的块根、块茎,先洗净放在木槽和木臼中舂烂,然后放到水里浸漂,滤去渣滓,最后再把沉淀的淀粉晒干收贮。曝晒收贮,不只是低纬度居民的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就是在生活在阳光微弱的高寒地带的原始民族,如爱斯基摩人,他们收贮的鱼干,基本上也就沿用晒干的办法,所以,现在我们不敢说原始收贮的茶叶都是晒干的,但至少可以说晒茶是原始茶叶生产的一种主要和最早方法。

原始晒制的干茶,是我国最早产生的茶类之一。但挑剔地说,它还只是一种简单加工的而不是制造的茶类。因为它除了翻晒以外,不分也分不出其他工艺。所以,最初的茶叶制造,是从复合不同的原始加工方法开始的。如我们前面说到的烧茶这种杀青工艺的原形,把它和晒茶这二种原始加工方法结合起来,即将鲜叶先在火上略烧一下,然后再把它摊晒致干,那么,就正式形成了晒青的制造工艺。用烧烤杀青或日晒致干,一是比较费事,二来受到天时的限制,后来随着对茶的大量需要,人们在原始晒青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明了锅炒、甑蒸和烘焙等专门的茶叶杀青、干燥方法,这样也就产生了蒸青、炒青、烘青等一类制茶工艺和茶类;从而也形成在饼茶出现之前,先有一个多种原始散茶并存的发展阶段。

关于在饼茶之前,先有一段多种原始散茶并存的阶段的结论,我们从唐朝民族志的有关材料中,也能得到某些说明。如《蛮书》载:茶生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里讲到的蒙舍人,是当时居住在云南的一种少数民族。所谓散收,无采造法,也即是指与饼茶相较而言的散茶。

现在再回头讲一下饼茶。过去有人据《广雅》荆巴间采茶作饼,称饼茶出现于三国和晋。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众所周知,我国茶业起源于古代巴蜀,湖北、湖南茶的饮用和生产,是由巴蜀流传而来的;关于饼茶的起源,当然也在巴蜀。三国的时间不长,既然三国时今湖北和湖南与四川东部一样,饼茶已流行为大家风尚的一种主要茶类,反映其创始和在巴蜀传播的历史,至少应当是汉以前的事情。

我们说饼茶产生于秦汉以前,这从利用现成的经验和知识来说,也不超出历史的允许。如果说茶叶的原始加工是原始人类食品加工成法的沿用,那么,饼茶的制作,同样脱源于食饼蒸制的经验。我国各地出土的史前和先秦的陶甑很多,甑自然主要用于蒸饼或蒸馍的。从民族学来看,饼食的历史还应早于甑釜的出现。如云南独龙族、纳西族过去烙饼,即利用一种圆盘形的石板架在火塘上烘烤的。至于鄂伦春人就更简单了,他们出猎时将面粉拍制成饼后,放在热灰中烤熟就吃。所以,从人类饼食的悠远历史来看,我国古人在秦汉以前把茶叶仿制成饼,这在经验和技术上,也是不怎么困难的。因此,笔者毫无疑义地认为,饼茶大致是秦汉以前在原始散茶的工艺基础上,仿效饼食制作的某些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茶类。

中国古代茶馆的发展历史


茶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百姓休闲消遣的大众场所,代表着我国传统地文化特色。古代称为茶寮、茶肆、茶坊、茶楼、茶房、茶店、茶社、茶铺、茶亭等名称。而茶馆这个名词,明代才见于文献记载。

六朝时期,江南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有一种既可供人们喝茶,又可供旅客住宿的处所叫茶寮。饮茶之风到唐代盛行,《封氏见闻记》中说: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已有煮茶出卖的店铺。

宋代饮茶之风更盛,自京城至各州县,到处设有茶坊。北宋建都汴梁后,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茶馆装饰十分讲究,据《梦梁录》记载:今杭州城茶肆亦好之,种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店面,四时卖奇茶异汤。宋代的茶馆经营也相当灵活,除白天营业外,还设有早茶、夜茶,同时还供应汤水茶点等。

宋代茶馆多称为茶坊,也有叫茶肆、茶楼的。元代时一般茶馆称茶房,也有叫茶坊、茶店的。明清茶馆更为发展,城市乡村,到处都有。茶馆的名称明代才出现,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一书中就有关于茶馆的记载。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饮茶方法的改进,明代城市里的茶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是我国茶馆的鼎盛时期。茶馆不仅遍布城乡,其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少见的。据记载,清代北京有茶馆30多家,上海有茶馆60多家。清代的茶馆经营方式各有不同,有的以卖茶为主,也有的兼营点心,茶食、烟酒,还有的兼营说书和演唱。北方多见于大鼓书和评书,南方则偏重评话和讲唱兼用的弹词,一直延续到现代。

现在,我国各地的茶馆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四川人喜爱在茶馆里饮茶的风俗是全国出名的。可以说,四川茶馆甲天下,而成都茶馆又甲四川。成都的公园都有茶馆,一般都设在最佳景点,品茗观景,其乐融融。成都有一种比较高雅的茶馆,名曰文化茶馆。不仅是喝茶品茗之处,也是文化娱乐场所,人们在那里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四川清音、巴山名歌或是京剧清唱。江南,尤其是江、浙、沪一带,茶馆、茶座也相当兴盛。像扬州富春茶社、成都春兰茶社、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闻名国内外的。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树的原产地是滇西南,至今在我国云、贵、川一带,仍然生长着许多参天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的达2700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有800多年树龄的。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而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成风

到汉代时,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更有晋代文人杜育专门歌颂茶叶的《chuǎn赋》,涉及茶之性灵、生长情况及采摘、取水、择器、观汤色等各个方面,可以看出饮茶已不仅仅是解渴、提神、保健的需要,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因此,魏晋南北朝是我国饮茶史上又一个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茶文化的逐步形成时期。

唐代--饮茶风气传播全国

经过几个世纪的积累,到了唐代中期,饮茶风气已普及全国。唐朝南方已有43个州、郡产茶,遍及今天南方13个产茶省区,因此,我国产茶地区的格局在唐代已基本确立。

唐代茶叶生产发达,出现很多名茶,各地制茶技术也日益提高,精益求精。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式也是在唐代才大量向国外传播,特别是对日本和朝鲜的影响很大。因此,唐代是中国饮茶史上和茶文化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是中国茶文化的成熟时期,是茶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唐朝饮茶盛行的另一个原因是佛教盛行。和尚坐禅,通夜不寐,只靠喝茶提神。佛门茶事盛行带动了善男信女争相饮茶。由于饮茶与禅宗关系密切,文人雅士又在品茶过程中追求禅的意境,因此有所谓茶禅一味之说。

唐代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是陆羽和他的名著《茶经》。《茶经》对唐代茶叶历史、产地、茶的功效、栽培、采制、煎煮、饮用的知识、技术都作了阐述。《茶经》把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是世界上第一部最完备的综合性茶学著作,对中国茶叶生产和饮用风气都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陆羽首倡品饮艺术,他融儒、道、佛三教精神与饮茶活动为一体,开中国茶道之先河,为后世茶文化发展提供了典范。陆羽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圣、茶神。

唐代是诗的朝代,许多著名诗人都与茶有缘。全唐诗中流传至今的有百余位诗人的四百多首茶诗。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之名句。李白、杜牧、刘禹锡都有佳作流传。尤以卢tnɡ的七碗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名闻遐迩,诗中传神地描述了饮茶时的身心体验,成为历代传唱不衰的诗词佳作。全诗由得到贡茶阳羡茶的惊喜、饮茶过程及体验和感慨苍生三部分组成。另外与白居易世称元白的元稹,所作的宝塔形诗《一字至七字诗:茶》也颇为独特。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是茶文化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贡茶工艺的发展及皇室和上层社会的嗜茶成风,使饮茶之风更为盛行。与唐代饼茶不同,宋代贡茶--龙凤团茶是由刻有龙凤图案的模型压模而成。采制技术也更为精致讲究。宋徽宗赵佶还对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成茶叶专著《大观茶论》一书,对茶的产制、烹试及品质各方面都有详细的论述,也推动了饮茶风气的盛行。茶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宋徽宗做作《文会图》是公认的描绘茶宴的佳作。

宋代的文人们将琴棋书画融进茶事之中,大大提高了茶事的文化品位,这也是宋代茶文化成熟的一个标志。许多大文豪如蔡襄、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都乐此不疲,并且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佳作。

明太祖朱元璋正式废除团饼茶。皇室提倡饮用散茶,民间蔚然成风,并将煎煮法改为冲泡法,这是饮茶方法史上的一次革命。明代茶叶生产上有许多发明创造,绿茶生产上改进了蒸青技术并产生了炒青技术。花茶的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花茶。此外还出现了乌龙茶和红茶。

明代文士茶也颇具特色,尤以吴中四杰为最。四杰文徵明、唐寅、祝允明和徐祯卿都是怀才不遇的大文人,多才多艺又嗜茶,开创了文士茶的新局面。他们更加强调品茶时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审美氛围的营造,使品茶成为一种契合自然、回归自然的高雅活动。这在他们的传世佳作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到了晚明,文士们对品饮之境的追求又有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全身心地融入品茶活动中,并更进一步达到超凡脱俗、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出茶道之说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索。这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

散茶被钦定为贡茶,简便自然的饮用方法广受人们喜爱。明代茶学兴起,茶著极多,促进了散茶外形与内质的改善与提高。散形叶茶中的许多名品,也渐显雏形。如龙井、碧螺春等。

茶馆,古称茶肆、茶坊、茶楼。萌发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对此有所描绘,明清茶楼发展得更为典型,尤以清代茶馆最为鼎盛,遍布城乡,数不胜数。并且逐渐发展出来各具当地地方特色的茶饮习惯和文娱活动的茶馆文化形态。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场所。茶饮已融入日常生活和民俗民风的方方面面。茶文化由茶宴、茶会、茶道向茶馆的发展,反映了茶事活动由贵族化、文人化走向大众化,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活动。并且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形态和生活方式。足见人们对饮茶的喜爱。

在明清时期发展起来并成熟的工夫茶饮至今仍是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

工夫茶是适应茶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大约明代形成于浙江一带的都市里,扩展到闽、粤等地,在清代转移到闽南、潮汕一带为中心,至今以潮汕工夫茶名称享有盛誉,已成为今天茶艺馆里的主要泡茶方式之一。

清初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武夷茶》中记述了工夫茶艺:工夫茶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程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明清的茶人已将茶艺推进到尽善尽美的境地,形成了工夫茶的鼎盛时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