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

发布时间 : 2019-11-28
相宜本草黑茶 黑茶中茶 中茶安化黑茶

相宜本草黑茶。

我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面是茶经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各位茶友们了解“中医论茶 本草典籍中记载的茶”相关知识!

茶,其实也是药。唐代陈藏器的不朽著作《本草拾遗》即提出“茶为万病之药”的论点;宋代食疗专著林洪的《山家清供》,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因为茶也属本草,自然在本草类著作中被收载。到目前为止,对于首载茶的本草著作在学术界还有很大争议。

一般认为:茶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并提到有“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考”等功效。唐代陆羽《茶经》中提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并引有现已失传的《神农食经》的一句话:“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似乎偏向于茶首载于《神农本草经》的论点,但由于未见原书,无法最终确认。

现在确切能看到的茶在本草类书籍中的首次记述,见于唐代苏敬等撰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列于木部中品。其文甚简,正文如下:“茗,苦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据《证类本草》与《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应作春)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良。”

历代医学家都凭自身以茶治病的经验,总结写在《本草》和医书上。魏·吴普《本草经》,唐·李绩、苏敬《新修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宋·陈承《重广补注神农本草并图经》,元·王好古《汤液本草》、吴瑞《日用本草》,明·汪机《石山医案》、张时彻《摄生众妙方》、陈时贤《经验良方》,李时珍《本草纲目》、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李中梓《本草通玄》,清·汪昂《本草备要》、张璐《本经逢元》、黄宫绣《本草求真》、孙星衍《神农本草经》、近代丁福保《食物新本草》、谢观《医药大辞典》等等都说茶能治多种疾病。

由此可见,茶的养生功效,早已为历代医学家所认可。

cy316.com延伸阅读

古籍中茶树修剪的记载


古籍中茶树修剪的记载出现较晚,一直到清朝初年才见于《巨庐游录》和《物理小识》。《巨庐游录》载:一心(僧名)云:山中无别产,衣食取办于茶,地又寒苦,茶树皆不过一尺,五六年后梗老无芽,则须伐去,俟其再蘖。《物理小识》说:树老则烧之,其根自发。后一种方法,比较原始,或许台刈就是从这种方法中脱胎产生的。

根据上述记载,说明我国茶树的台刈技术,可能萌发于明朝后期。至清朝后期,另外还有两条茶树修剪的材料:一是咸丰八年(1858)张振文在一篇文章中说:先以腰镰刈去老本,令根与土平,旁穿一小阱,厚粪其根,仍复其土而锄之,则叶易茂。二是《时务通考》所记:种理茶树之法。其茶树生长有五六年,每树既高尺余,清明后则必用镰刈其半枝,须用草遮其余枝,每日用水淋之,四十日后,方去其草,此时全树必俱发嫩叶,不惟所采之茶甚多,所造之茶犹好。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茶树修剪,似乎是从台刈开始的;先有重修剪,在重修剪的基础上,然后才派生出其他形式的修剪。

普洱茶在历史中的记载


普洱茶在历史中的记载

清,方以智稿,其子中通、中履等篇《物理小识》云: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注:此处应当特指普洱茶的消食功效。茶品为团茶,即普洱团茶。

清,张泓《滇南新语》云:滇茶,味近苦,性又极寒,可祛热疾。注:此处所讲,指云南产的茶,味很苦,性极寒,可以驱除热病。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普鱼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呢不管化物。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泻。在其卷六《未部》中又云: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茶膏)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者,研敷立愈。注:此处即讲普茶性寒,但又说有驱寒的功效。

清,王昶《滇行目录》云:普洱茶味沉刻,可疗疾。注:普洱茶性味沉降,可以治病。

清,吴大勋《滇南闻见录》云:团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注:此处讲普洱茶可以驱散风寒,对寒病疗效很好。

清,阮福《普洱茶记》云:消食散寒解毒。注:阮福看法同于上述的吴大勋。

清代王士雄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载:茶微苦微甘而凉,清心神醒睡,除烦,凉肝胆,清热消炎,肃肺胃,明目解渴。普洱产者,味重力竣,善吐风痰,消肉食,凡暑秽痧气腹痛,霍乱痢疾等症初起,饮之辄愈。注:认为茶为微凉,与上述认为茶性寒的程度不相同了。

《思茅厅采访》云: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注:看来认为普洱茶能够治疗寒疾的不止一家。

《百草镜》云:闷者有三:一风闭;二食闭;三火闭。唯风闭最险。凡不拘何闭,用茄梗伏月采,风干,房中焚之,内用普洱茶三钱煎服,少倾尽出。费容斋子患此,以黑暗不治,得此方试效。注:此处讲普洱茶有驱风之功,在中医中有言风为百病之长,中医施治,尤其看重对风症的诊断和治疗。普洱茶有治风病的功效,即不同于只限于寒、热二疾了。

《木经逢原》中有载: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止痢之功。

《本草拾遗》中载:治疮痛化脓,年久不愈,用普洱茶隔夜腐后敷洗患处,神效。治体形肥胖,油蒙心包络而至怔,普茶去油腻,下之三虫,久服轻身延年。

《普济方》中载:治大便下血,脐腹作痛,里急重症及酒毒,用普茶半斤碾未,百药煎五个,共碾细未。每服二钱匙,米汤引下,日二服。

《验方新篇》中载:治伤风,头痛、鼻塞,普茶三钱,葱白三茎、煎汤热服,盖被卧,出热汗愈。

《圣济总录》中载须霍乱烦闷,用普茶一钱煎水,调干姜未一钱,服之即愈。

《滇南见闻录》中载:其茶能消食理气,去积滞,散风寒,最为有益之物。

《严茶议》中载: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因此,助消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普洱茶,成了藏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饮料。

学者柴萼《梵天庐丛录》记载说普洱茶性温味厚,产易武、倚邦者尤佳,价等兼金。品茶者谓:普洱之比龙井,犹少陵之比渊明,识者韪之。

唐代本草书中的茶


茶作为药物,早在西汉司马相如《凡将篇》已经见诸记载。在此后的将近800年间,茶的保健治疗作用不断见诸记载。本文前已提到,魏晋六朝之间,有几种专门的药书或食疗记载了茶。其中包括华佗《食论》、壶居士《食忌》、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与《杂录》等书。这些书中,肯定了茶能益意思,令人不眠,饮之宜人等作用。但是茶一直没有在中国的主流本草中单独作为一味药物立条。陶弘景怀疑《神农本草经》的苦菜就是今茗,所以限制了他将茶作为药物单独立条。

唐显庆四年,由苏敬奉敕撰修《新修本草》(即《唐本草》)第一次正式在中国主流本草中将茶单独立条。这一药条内容比较简单:茗、苦[木荼]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疚热渴,令人少睡。春采之。苦[木荼],主下气,消宿食。作饮,加茱萸、葱、姜等.谨按:《尔雅释木》云:檟,苦[木荼]。注:树小似栊予。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木荼]。生山南汉中山谷。

其中明确了茶的性味、功用。特别强调了作饮,也就是用作饮料。其功用中,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下气,消宿食,也可以作为保健功能。乍看起来,《唐本草》作者似乎对茶的总结过于简单,其实不然。从苏敬等辨析《神农本草经》苦菜是否就是茶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他们对茶的研究十分深入。他们依据《尔雅丨释草》云:荼,苦菜。《释木》云:檟,苦茶。得出结论是:二物全别,不得为例。并考证《神农本草经》苦菜实际上是龙葵(前科植物〉。

《唐本草》正式确立了茶在主流本草中的独立地位,对此后的医药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唐孟诜《食疗本草》(约成书于713〜739年)记载: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曰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唐昝殷《食医心镜》也记载了茶作为饮食物的治疗作用。其中《食疗本草》确定的茶叶能利大肠,去热解痰、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很明显都是从《唐本草》的记载中转引而来。孟诜也提到茶要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的服用法,这大概是不喝过夜茶习俗的最早记载。其它医药书中也有很多使用茶叶治疗疾病的记载,但那是将茶叶作为药物,因此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

比《唐本草》将茶单立条目更重要的事件是唐^陆羽《茶经》的问世,这是对8世纪以前茶文献及唐代茶法的空前大总结,开启了此后诸多茶书的先河。

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


想了解《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知识吗,丰富的《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内容等你来看!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饮茶之习俗始于古时汉之蜀地和江南一带,始于药用。其味清香,而且能清暑解毒,理气顺食,提神助思。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茶具从饮食器逐渐分化出来。随着不同时代、不同饮茶习俗和方式的变化,茶具外形和材质的演变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读史,知茶。“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自此以后,国人识茶、饮茶、享茶、品茶。《茶经》的问世使“世人益知茶”,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喝茶成了生活之必需。所谓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品茶,注重韵味,讲究茶、水、具,脱离了解渴的实用意义,追求审美和陶冶情操。

偷的浮生半日闲,无论上班还是待客,或是独处,以茶相伴,看着茶叶上下翻腾,纵观杯中天地,品位苍宇人生。那原本瘦瘦卷曲着的叶,在水中缓缓舒展着,青山绿水般舒展,沁香逸出,隐隐的暖在心间。这是一种境界,讲究品茶于“境”。

清茶一杯共话“青山绿水间”,清幽与淡雅、醇厚与素朴,尽显一份宁静与淡泊。红尘内外,始终脱不了尘缘,而茶则是缤纷外的一处落红,熙攘中的些许宁静。不谙茶道,却了然与人生。茶入水则沉,而香气四逸,豁达而低沉的风格又何尝不似人生,沉思则出智慧,而真水无香却深入心扉。这便是品茶于“道”。

品茶论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以茶养生”有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国人尤其是老年人的青睐。千百年来,演绎了许多生动有趣的饮茶经。其实,茶能养生益寿的奥秘就在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及维生素C、E等对自由基有着很强的清除效果。那么,如何做到健康饮茶呢?

“以茶养生”的tips:

1、注重水质。茶叶固然重要,但没有优选的水质也无法冲泡出一壶清冽甘醇的好茶。

2、茶具的选择。“水乃茶之母,壶乃茶之父”,茶壶的形和材质对品茶有极大的影响。

3、泡茶的水温和时间。相宜的泡茶水温是80—90摄氏度,视茶叶的新陈而定,冲泡的时间不宜过长,3-5分钟即可。

4、新茶不能多饮,睡觉前不要饮茶。

5、因人而异。挑选适合自己体质的茶饮。比如,体寒之人适合喝普洱、红茶,性偏凉的绿茶就适合体热之人。

关于本文《读茶史,论茶道,探秘茶道中的“养生术”》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中国古今茶学典籍


一、古今茶学典籍概况从我国唐代陆羽在公元780年第一本《茶经》问世到1991年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出版共经历了1200多年。在这1200多年间,各朝各代都出版了不少茶书经典着作。这些着作内容丰富,从科学到经济,从哲学到文学,无所不包。作者队伍从皇帝到平民,不拘一格。

(一).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出茶书13种,现存4种,以陆羽的《茶经》最着名,开创了茶书的先河,并且水平极高。它全面总结了唐代及以前有关茶叶的知识与经验,生动地描写了茶叶的生产、品饮、茶事,深化和提高了饮茶的深层的美学和文化内涵,被称为古代茶事的百科全书。

《茶经》以后又有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苏庚的《十六汤品》、温庭筠的《采茶录》,但大部分是专题性论述。如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主要讲泡茶用水。

(二).宋元两代。这一时期出茶书31种,现存12种。总览其书,特点是地域性和专业类的茶书多。除《大观茶论》和《补茶经》外,有14种属这两类。如《北苑茶录》是专讲建安茶的,《茶具图赞》是专讲茶具的。

这时期的茶书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最为着名,是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300多个皇帝中惟一一个写茶书的人。宋代斗茶成风,《大观茶论》中详细记载了程序繁复、要求严格、技巧细腻的斗茶。

除《大观茶论》,还有丁谓的《北苑茶录》、蔡襄的《茶录》、沈括的《本朝茶法》、唐庚的《斗茶记》、桑庆的《续茶经》等。

(三).明代。明代是我国出茶书最多的年代。250年间出茶书68种,现存33种。明代是开千古饮茶之宗的改革发展时期,特别是废团茶、倡散茶的改革,对我国的制茶发展、名茶生产有很重要的意义。改革呼唤茶人写出适合时代需要的茶书。明代茶书有三个特点:一是重视前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也注重收集前人的资料,如朱佑槟的《茶谱》就是收集前人论茶之作,屠本的《茗芨》就是摘录陆羽《茶经》、蔡襄《茶录》等十几种茶书编成的。林大绶则把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欧阳修的《大明水记》及《浮槎山水记》等编辑成《茶经水辨》;二是有些茶书另辟蹊径,标新立异,对前人的茶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朱权的《茶谱》,就反对蒸青团茶掺以诸香,独倡蒸青叶茶饮法。三是修改删节前人的典籍比较多。如,喻政的《茶书全集》就是编辑增删了别人的茶书汇编而成的。

总之,明代的茶书是抄袭与创新融会在一起,与时代紧密结合的。

(四).清代。清代的茶叶生产、品饮大都沿前代,无多大创新。因此茶书不多,有也是摘抄汇编性的多。清代共出茶书17种,现存8种。清代茶书虽少,但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程渝的《龙井访茶记》,专记龙井茶的产地、采制等。这是最早专记龙井茶的书。二是程雨亭的《整饬皖茶文牍》,详细记载了清末外销出口茶叶的着色掺杂以及进口茶机、改良茶叶品质的一段史实,是第一手资料,很有时代特色。三是陆廷灿的《续茶经》,洋洋10万字,列出茶书72种,为古代茶书之最。

(五).清代以后。从最后的一代封建王朝灭亡到现在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1912年到1949年。这37年间,由于战乱,民不聊生,茶园凋零,茶文化陷入低潮,仅出了10种书。其中一本还是翻译美国人威兼?乌克斯的《茶叶全书》。值得一提的是,这10本书中就有3本是当代茶圣吴觉农亲自写的,他还组织翻译了《茶叶全书》。

二是新中国成立到现在,这一时期茶文化开始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茶文化空前繁荣,成为我国历史上茶学发展的最好时期。这55年间据不完全统计共出茶书600多种(包括港台出版的茶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涉及教育、食品、医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

综上所述,我国茶书隋唐五代出版了13种;宋元出版了33种;明代出版了68种;清代出版了17种;现当代出版了600多种;共740种左右。

二、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茶书经典唐代,介绍《茶经》、《煎茶水记》。

宋代,介绍《大观茶论》、《茶录》。

明代,介绍四书(即《茶录》、《茶谱》、《茶疏》、《茶解》)中的《茶疏》。

清代,介绍《续茶经》。

当代,介绍《中国茶经》、《中国名茶志》、《中国茶叶大词典》及一套茶叶丛书。

(一).《茶经》,公元780年写成,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本茶书。全书分上中下三卷,约7000字。本书从各方面总结论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学。一之源阐述了茶叶的产地、茶树生长特征和茶叶的功能。二之具介绍采茶制茶的15种工具。三之造叙述了采茶的时间和制茶工艺等。四之器介绍了当时煮茶饮茶的26种器具和使用方法。五之煮介绍了煮茶的方法。六之饮说饮茶始于神农,闻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绍了饮茶方法。七之事介绍了一些与茶有关的人和事及文献。八之出介绍了唐代产茶的八大地区。九之略是说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时候可以省略,什么时候不可以省略。十之图是将以上九方面的内容以白绢绘成图,看起来一目了然。

《茶经》的内容丰实,是一部茶叶百科全书,它涉及生物学、栽培学、制茶学、分类学、生态学、药理学等等。《茶经》还记载了唐朝以前的神话、寓言、史籍、诗赋、传记、地理等书籍,是中国古文化的宝库。

《茶经》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经典着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书《吃茶养生记》(日本的荣西禅师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叶全书》(美国威廉?乌克斯编写,1935年出版)1155年。这三部茶书称作世界三大茶叶专着,是茶书中的经典。

《茶经》作者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字鸿渐,是一弃儿,被湖北天门西塔寺和尚智积收养,12岁以前是寺庙中的小和尚,后逃出寺庙,到一家戏班子学戏。天宝十年(742)与礼部郎中崔国辅相识并得到资助进行了茶叶考察,从学习、考察到《茶经》写成前后用了38年。陆羽由弃儿变成了举世闻名的茶叶专家,影响全世界,被世人称为茶圣、茶神。死于唐贞元末年(804),享年71岁,葬于湖州杼山。

(二).《煎茶水记》,唐代张又新着,于825年前后成书。主要内容说陆羽在考察茶叶的同时考察了全国的名泉名水,排出了20个泡茶最好的名泉。为增加名泉的可信度,书中还写了一个陆羽认水的故事。湖州刺史李季卿有一次从湖州到扬州,路遇陆羽,请陆羽品茶,命军士以江中取南零水。军士去江中取水,回来时由于小船颠簸,到岸时桶中的水剩了一半,军士怕主人责怪,就在江边灌满。陆羽尝水后说,这不是南零水。李季卿不信,陆羽把桶中水倒掉一半再尝,说这才是南零水。李季卿方知原委,众人佩服。

张又新,河北深县人,唐元和九年进士,出身宦官之家,喜欢饮茶评水。

(三).《大观茶论》,宋代皇帝赵佶编着,1107年成书。全书2900字,正文分产地、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别、白茶、罗碾、盏、筅、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茗、外焙等20篇。对于产地、采制、烹调论述得非常详尽。在色香味的审评中,《大观茶论》比陆羽的《茶经》更清楚详细。在茶道精神方面,陆羽提出了精行俭德,而赵佶提出了清和澹静,境界更深了一层。这是宋代品茗斗茶更加深入的客观反映。

《大观茶论》的作者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赵佶。此人生活豪奢,治国无能,最后被金兵掳去,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但他是一位风流文人,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尤其是诗词书画更是有名。25岁时作《桃鸠图》成为遗世国宝。他是中国惟一一位写茶书的皇帝。

(四).《茶录》,作者蔡襄。本书是作者于宋代治平元年(1051)给皇帝进的书表。全文约1000字。宋代贡茶以北苑茶为主(产于福建建安),蔡襄时任福建转运使,监造北苑贡茶。他曾继丁谓献龙团茶后又造小龙团献给皇帝,深得皇帝赏识,于是以善于识茶、制茶名震朝野,所以皇帝经常问他一些建茶的问题。但陆羽《茶经》上未论及建茶,丁谓《茶图》中只谈了采制。所以写了《茶录》上呈皇帝,以答提问。全书有前序后序。中间正文分两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前序是写为什么要写《茶录》,后序是写他上奏皇帝的《茶录》手稿被秘书窃去,后被人购买而刊出,但错误较多。所以修正后于治平元年五月(1064)刻于石上以永远流传。

上篇论茶,写了建安贡茶的色、香、味、制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燎盏、候汤、点茶10个方面。如何辨别茶叶的色香味,如何保存茶,讲得简明扼要,切合实际。讲了饮团茶的6大程序(灸茶、碾茶、罗茶、燎盏、候汤、点茶)。

下篇论茶器,写了茶焙、茶笼、碾樵、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9种饮茶和储茶的器具。

《茶录》写了宋代斗茶的茶艺,特别是北苑贡茶的斗茶技艺,很受皇帝和大臣的推崇。所以大文学家、书法家、翰林学士欧阳修为其写了后序,李克、刘克庄、陈东写了跋。现在流传的有木刻本、石拓本等。

作者蔡襄,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天圣八年进士,曾任福建转运使,监造贡茶,创制小龙团贡茶,很受皇帝宠爱。后为翰林院大学士,是宋代大书法家之一。

另一本《茶录》是明代张源于1595年前后写成的。全书1500字,分采茶、藏茶、火候、辨汤、泡法、投茶、饮茶、色、香、味、茶变不可用、品泉、井水不宜用、茶盏、拭盏布、分茶盒、茶道等23节,各条篇幅不长,有的仅有几句,但文笔简洁有新意。不少内容突破了陆羽《茶经》中的提法,如对土壤的认识。书中对炒青绿茶的制法写的简明扼要,深得其法。并指明茶叶的品质与制茶的关系,这是茶叶加工上的一大进步。在泡茶上提出了与蔡襄不同的看法,提出汤须五沸,茶奏三奇的观点。五沸是:是:虾眼、蟹眼、鱼眼、连珠、涌沸,初声、转声、振声、骤声、无声,要听其声看其汤。三奇是放茶的次序,即上投、中投、下投。这三种投茶的方法到现在还在应用。还提出了品茶先要温壶烫盏。在品茶时以少为贵,独啜曰神,二客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茶录》对茶的色香味,对泡茶的用水、用器都提出了详细的科学论述,在陆羽《茶经》的基础上有了突破和创新。书的最后一节提出了茶道,并对茶道进行了高度的概括: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张源是古代第三个提出茶道一词的人(一是唐皎然孰知茶道路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二是封演于是茶道大行),也是提得最全面的人。这本书可以说是古代的茶艺大全,对今天的茶艺很有指导意义,建议茶馆老板抽时间看看。

作者张源,字伯渊,号樵海山人,包山人(今属江苏),长期隐居茶区,种茶饮茶,博览群书,所以写出了文笔简洁、非常实用的茶书。

(六).《茶疏》,是许次杼于明历二十五年(1597)写成的。全书约4700字。分产茶、古今制茶、炒茶、收藏、置顿、取用、包裹、日用置顿、择水、口啜、论客、茶所、童子、饮时、不易用、良友、出游、权宜、宜节、考本等36节。这些章节都是根据作者的体验写成的,提出了名山出名茶的观点。在制茶中总结了炒青绿茶的优点。提出茶的保存方法,具体实用。泡茶方法写得科学实际。书中还首次提出了茶寮(茶馆初型)基本设置。

《茶疏》在最后的《考本》中提出茶礼,将饮茶从物质上升到精神。

作者许次杼,字然明,号南山,钱塘(今杭州)人,能文,善诗,好藏奇石,嗜茶成癖,长期生活在茶园中,能种茶制茶。

(七).《续茶经》,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也是我国古茶书中最大的。它洋洋10万字,几乎是收集了清代以前所有茶书的资料。之所以称《续茶经》,是按唐代陆羽《茶经》的写法,同样分上、中、下三卷,同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最后还附一卷茶法。

《续茶经》把收集到的茶书资料,按10个内容分类汇编,便于读者聚观比较,并保留了一些已经亡佚的茶书资料。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自唐以后阅数百载,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延灿一订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作者陆延灿,字幔亭,嘉定人,曾任崇安知县(现武夷市)。在茶区为官,长于茶事,采茶、蒸茶、试汤、候火颇得其道。

(八).《中国茶经》在现代茶书中具有代表性,在综合性茶书中水平是较高的。它是全国50多位茶叶专家,用了3年的时间编写的,于1992年出版。全书分茶史篇、茶性篇、茶类篇、茶技篇、饮茶篇、茶文化篇及附录七大部分共160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茶叶的起源和传播、茶叶的性质和功能、茶叶的品类和花色、茶的栽培和贮存、茶的品饮和礼俗及茶与文化的关系,重点突出,简繁分明,是一部科学性、文化性兼备的经典性着作。全书不论在广度、深度,还是在精度上都具体体现了当代中国茶学研究的最高水平,是继唐代陆羽《茶经》问世1200多年之后具有现代水平的新《茶经》。

该书多次印刷,深受读者欢迎,同时获得国家图书三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又出版了两本茶叶大型图书,一本是《中国茶叶大词典》,一本是《中国名茶志》,都是在2000年12月出版。两者都是集全国上百个茶叶专家编写的。《中国茶叶大词典》条目9972条,《中国名茶志》写了1017种名茶。

另外还有一套《中国茶文化丛书》,于观亭主编,着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为本书写了序,评价较高,最近在台湾、大陆同时出版。其中《认识喝茶文化的第一本书》已获得台湾行政院健康好书奖。

有关茶的记载传说


茶树最早为中国人所发现,最早为中国人所利用,最早为中国人所栽培。同时,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文物,从而从另一个侧面提供了中国是茶树起源地的辅证。茶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关系到茶文物十分繁杂,诸如茶人、茶具、茶书、茶画、山泉,以及有关的茶文化遗址等等,无一不是茶文物的组成部分。与茶的发现和利用紧密相联的神农氏,在中原大地留有许多与他有关的遗迹。地处湖北,接近川、陕交界处的神农架,是一个原始森林区,面积320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100米。据初步估计,这里盛产包括茶叶在内的药材共130余种,这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相符。此外,在湖南省县还有神农墓与神农庙。县原属茶陵县,在西汉时,就是我国茶叶的主要产区。

从上可见,神农与茶似有联系。唐代陆羽,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湖北竟陵(今天门县)人。他所著的《茶经》,茶学者经常提到的还有33种版本存世。在他的家乡,保存有文学泉、陆子井、陆子泉、陆羽亭和陆公祠,收藏了为纪念茶坛宗师陆羽的古雁桥和《古雁桥碑》刻等。陆羽故居西塔寺及寺内的陆子井遗址已开始修复。当年,陆羽考察茶情,传授茶风,探寻泉水所到之处,仍留有不少古迹。现存的江苏无锡的惠山泉,传为陆羽品题,由元代赵孟书,号称天下第二泉。苏州虎丘的陆羽井,井口一丈见方,四壁镶石,俗称观音泉。元人顾瑛称其是雪雯春泉碧,苔侵石青,也是陆羽当年烧水煮茶品之处。《陆文学自传》中提到的上元初(唐肃宗年号,即公元760~761年),结庐于苕溪之湄,闭关对书,不杂非类,名僧高士,谭宴永日。说他与诗僧皎然同居于浙江吴兴杼山妙喜寺,如今杼山还在,苕溪犹存,这一带人民饮茶仍保持陆羽遗风。属苕溪流域的浙江省余杭县,据古籍《双溪十景》记载:翁泉呼陆家井,唐隐士陆羽号桑翁,著有茶经传世,隐居将军山麓之泉畔。如今,将军山焚麓的陆家井,虽历经1200余年,但直到现在,当地老人仍叫此井为翁泉或陆家井。

大观茶论之“茶论”品赏


大观茶论之茶论

原文

尝谓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类下一。谷粟之于饥,丝枲之于寒

①,虽庸人孺子皆知常须而日用,不以时岁之舒迫而可以兴废也。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则非遑遽之时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

②,尤团凤饼

③,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废俱兴,海内晏然,垂拱密勿

④,幸致无为。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故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且物之兴废;固自有时,然亦系平时之汗隆

⑤。时或遑遽,人怀劳悴,则向所谓常须而日用,犹且汲汲营求,惟恐不获,饮茶何暇议哉!世既累洽

⑥,人恬物熙。则常须而日用者,固久厌饫狼籍,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虽下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情尚也。呜呼!至治之世,岂惟人得以尽其材,而草木之灵者,亦得以尽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后人有不自知为利害者,叙本末列于二十篇,号曰茶论。

注释

①丝枲之干寒:枲,音xi1,麻。《玉篇〉:“麻,有籽曰苴,无籽曰枲。”

②岁修建溪之贡:建溪,原为河名,其源在浙江,流入福瓯县境内。所产的茶气味香美,唐代即为贡品。宋初,朝廷更派专使在此焙制茶叶进贡。③龙团凤饼:茶名,为福建北苑精制的“贡茶”。

④垂拱密勿:垂拱,垂衣拱手,古时形容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密勿,勤劳谨慎。颜师古〈五经定本〉注:“密勿,犹黾勉从事也”。

⑤时之汗窿:汗隆,即隆污,指世道之盛衰或政治的兴替。

⑥世既累洽:累洽,世代相承太平无事。

茶礼的历史记载


茶会的盛起。在我国,以茶待客的礼仪由来已久,据文献记载,江南一带,在两晋、南北朝时,客坐设茶,便已成为普遍的待客礼仪。到唐朝,它更发展为全国性的礼俗。如刘禹锡《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吟: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白居易《曲生访宿》称:林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李咸用《访友人不遇》记:短棒应棒杖;稚女学擎茶;以及杜荀鹤《山居寄同志》所说:垂钓石台依竹垒,待宾茶灶就岩泥,等等。

以茶叶相馈赠,在我国历史上实际出现很早,但在唐朝以前的文献中记述不多,在《全唐诗》中馈赠茶叶成为常见的题材。如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间自来新茶见赠酬之以诗》、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等,经粗略查点,《全唐诗》关于答谢馈赠茶叶的诗篇,多达30余首,这也多少说明了茶在当时受人重视的一斑。

与唐朝以茶为礼,以茶相馈盛极一时相关,在社会上围绕茶的饮用,还兴起了其他一些新的风尚,茶会即是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一种。茶会(即今之茶话会)一词,最早就见之于唐诗。在《全唐诗》中,除前面引及的武元衡《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一诗以外,还有刘长卿的《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钱起的《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以及周贺《赠朱庆余校书》树倚池岛鹤,茶会石桥僧等诗篇和诗句。

可能由于茶会在当时尚属初出,在有的诗篇中,又称为茶宴和茶集等等。如李嘉祐即席诗《秋晚招隐寺东峰茶宴内弟阎伯均归江州》,钱起《与赵莒茶宴》,以及王昌龄的《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等即是。这些不同的称法、特别是钱起一人的二诗,一名茶会、一称茶宴,表明当时社会上对茶会或许还未形成一致和确定的提法。另外,从上述诗篇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诗中所记的茶会、茶宴或茶集,差不多都与寺庙僧人有关。

这说明,茶会或许就是由寺庙僧界首先兴起的。茶对佛教来说,不只是一种荡昏寐、净尘心有助于修行的饮料;而且是用以标榜俭朴的所谓素业。

相关文章